“非淡泊无以明志”和“非澹泊无以明志”有什么区别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1:52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30 09:01

没有区别,一般都写作“非淡泊无以明志”。

全句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写给他儿子垂髫时期的诸葛瞻的《诫子书》。

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扩展资料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此联反映的是诸葛亮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认为一个人须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

此联可以看做是诸葛亮一生立身处世的写照,语浅而意蕴深刻,充满道家哲理。小说作者以肯定句的形式取代了原来的否定之否定的形式,而用作诸葛草庐的门联。但它仍然还是排偶句而非对偶句,平仄极不和谐。

诸葛亮运用了逻辑学中的"双重否定"来强调他要表达的“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话。这同“要想取之,必先与之”,“欲达目的,需先迂回曲折”的道理一样,“淡泊”、“宁静”不是求清净,不想有什么作为,而是要通过学习“明志”,树立远大的志向,待时机成熟就可以“致远”,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30 09:02

没有区别,一般都写作“非淡泊无以明志”。

全句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写给他儿子垂髫时期的诸葛瞻的《诫子书》。

用现代话说,就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扩展资料: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此联反映的是诸葛亮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认为一个人须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

此联可以看做是诸葛亮一生立身处世的写照,语浅而意蕴深刻,充满道家哲理。小说作者以肯定句的形式取代了原的否定之否定的形式,而用作诸葛草庐的门联。但它仍然还是排偶句而非对偶句,平仄极不和谐。

诸葛亮运用了逻辑学中的"双重否定"强调他要表达的“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话。这同“要想取之,必先与之”,“欲达目的,需先迂回曲折”的道理一样,“淡泊”、“宁静”不是求清净,不想有什么作为,而是要通过学习“明志”,树立远大的志向,待时机成熟就可以“致远”,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30 09:02

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淡泊dànbó
  【解释】轻淡泊欲,不追求名利
意思一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30 09:03

络上“淡”与“澹”都有,到底哪一个是正确的啊。 ?我来告诉你吧 应该说两个都可能不错!但是现在我们一般用“淡泊”。因为古代的印刷技术很落后,有一段时间都是手抄,一旦手抄的话就有可能出现差错。 李白有首诗《登金陵凤凰台》,这首诗里有一句是: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也有的是: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所以,历史的东西出现的问题很多,至于哪个对不必深究。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