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7:20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05:49
古蜀国
蜀国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蜀族在现今四川建立的国家,後被秦国所灭。
蜀族是先秦时期一个不同于华夏族群的古老民族。“蜀”字最早发现于商代的甲骨文中,据记载武王伐纣时蜀人曾经相助。但关于蜀国的历史在先秦文献中一直没有详细记载,直到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蜀志》中才记载了关于蜀国的历史和传说。
古蜀人先祖为蜀山氏,有观点认为:蜀山氏与蚕丛氏是从岷江上游兴起的,是古羌人的一个分支。蜀国不只拥有单独一个王朝,在秦灭蜀之前,蜀分别由蚕丛氏、柏灌氏、鱼凫氏、开明氏诸族统领。开明五世之前,蜀国的都城建于广都樊乡(即今天的双流县)。到了开明九世建都于成都。开明十二世时“五丁力士”开辟了石牛道,打通了从蜀至秦的信道。公元前316年秦惠王在位时秦国灭掉了蜀国,蜀地从此成为秦国的粮仓,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秦灭蜀後,蜀人残部一支在王子安阳王带领下辗转南迁,最後到达交趾,在现今越南北部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并持续了一百多年。
关于蜀国历史最着名的诗句是李白在《蜀道难》中所写:“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始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後天梯石栈方钩连。”
李商隐在《锦瑟》中有“望帝春心托杜鹃”的诗句。相传望帝原名杜宇,立荆州一个传说死而复生的人鳖灵为丞相。当时洪水泛滥,而蜀国四面环山,中间是盆地,水流不出去,鳖灵凿穿巫山,引导水流出去,形成今天的长江。隔几年,望帝因他功高,传位于他,自己修道,死後化为杜鹃鸟。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文物的风格与同时期中原一带的文化迥然不同,同时文物的精美也表明古代蜀人达到了相当发达的文明程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05:50
唐代大诗人李白那首脍炙人口的《蜀道难》不仅描绘了蜀道的险峻巍峨,也道出了古蜀国的 历史,扑朔迷离,神秘莫测。四川广汉甫兴镇上,有一条被称为马牧河的古河道蜿蜒流过,在三星堆村形成一月牙般的 湾——月亮湾。河的南岸,三个起伏相连的黄土堆与之相望,此处就是清《嘉庆汉州志》记载的 三星伴月堆。这里也就是古蜀先民生息繁衍之地,闻名中外的三星堆遗址。3200年前,在三星堆因为一个神秘事件的发生,致使几千件王国的宝器,历经损毁埋于地 下。由于没有文字记载,那场祭祀仪式的原因和位置从此消失殆尽。1986年,两个商代大型祭祀 坑的发现,震惊了中外学术界。上千件稀世珍宝赫然现世,轰动了世界。沉睡地下3000多年的青 铜器、玉器、金银器等文物出土,美轮美奂,神秘异常,使人们对人类祖先的生活充满无尽的遐 想,也给我们留下了众多难解的谜团:第一谜: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在三星堆发掘的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面具不归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青铜器上没有 留下一个文字,简直让人不可思议。出土的“三星堆人”高鼻深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造型夸张神秘,看 起来不像中国人倒像是“老外”。与商周时期留下的青铜器所讲究的气度稳重庄严不同,三星堆 青铜人像讲究的是飘逸、超脱,充满神奇的想象力。四川省文物考古所三星堆工作站站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三星堆人有可能来自其他*,三星堆文明可能是“杂交文明”。那么,历史 上的三星堆究竟是怎么样的?公元前3000年前后的四川盆地尚是一片荒蛮之地,其时当地居住着两个大的族群:东南部的 苗蛮族和西北部的羌人。根据古羌人的传说,他们的祖先来自西北部的高原,他们到达现在的成 都平原之后,曾与当地原始部落民族有过一段互相征讨的历史。后来,一个叫蚕丛的羌人首领称 王,由于蚕丛有纵目,后来的羌人就铸了大量青铜纵目面具纪念他(《华阳国志•蜀志》:“有 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 这似乎是古蜀人来历的一个较佳解释,但传说毕竟是传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05:50
由于不堪长期征战,一部分蚕丛氏部人随着一位青年重新进入今四川盆地,以躲避战争。他们来到一处有河流流经的柏树林(今彭州)落脚,那里有丰富的铜矿和玉石、陶土可供生活需用。一些人发现林间有白鹤栖息,想着像白鹤那样飞离了战争,于是在青年的倡议下改称部族为“柏灌氏”,那位带领大家安家的青年人被推举为新的部落首领。领地范围涵盖今彭州、什邡、郫县一带。正如某些考古学家所言,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玉石器上有鹤的模样,三星堆早期跟蜀王蚕丛有关的话,那么遗址很可能也跟柏灌部落有关。也有专家认为“柏灌”源自泊灌,意为该部落人民善于种植。
公元前1063年,势力衰弱的柏灌氏部落被南边的新起的鱼凫氏部落兼并了。时值商朝末年,在今成都温江万春镇境内有条马坝河,在古时候非常大,河宽三百六十丈,水深看不见底。那时,河的南北两岸有两个部落,北岸是柏灌氏部落,南岸是另一土著部落,南岸的百姓喜好水,都靠打鱼为生。在南边的这个部落里,有个中年人杜宇,既聪明又勇敢,渔民们都很佩服他,就拥戴他当了打渔头,被百姓称作“鱼凫”。这个部落的大王凶残贪婪,捐税一次比一次重,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恼火。打渔头也忍不住了,心一横,带领老百姓推翻了那个大王,重新建立了一个部落。因为大家都是打鱼的,打鱼要用渔网、鱼叉,还要靠喂的鱼老鸹下水逮鱼,鱼老鸹是一种野鸭,古称凫,因而这个部落就取名叫鱼凫氏部落,那个打渔头当了大王就称为鱼凫王了。从此以后,渔民们的税轻了,生活越过越好了,杜宇就被部人唤做了“蒲卑”,鱼凫王的心也越来越大了,把现今郫县那边的犀浦、花园、德源、彭州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