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建设的认识和对自己的影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7:18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9:25

良好的家风是优良品质在家庭中的沉淀和传承,是家庭留给每个成员的宝贵财富。古有仁智礼义信,今有勤孝谦和思,良好家风背景各异,也有千秋。如仁爱宽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邻里有爱。或克勤克俭,常怀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之念,靠勤奋兴家立世,讲节约精打细算。或本分做人,不为富动,尽职敬事,诚信待人。以上种种,在无形中影响着家人,让子女终身受益,其价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我出身于一个工人家庭,自幼受到家风家训的熏陶,“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等。所以我从小能吃苦耐劳。1980年,我11岁多时父亲因病去世,留下我们*四人艰难生活。十三岁不到就参加工作学徒。几十年来在组织的培养帮助下,我逐步锻炼成为厂,团支部*,车间主任直至后来调任厂长职务。

回顾我成长的历程是受到良好的家风教育之功。所以我认为,良好家风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熏陶与沉淀,反复训练,注重养成,需要每个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10:43

 培育良好家风,关键在立家规、正己身、懂真爱。立家规,就是发挥祖训家教在家风建设中的涵养和约束作用。家庭是思想性格的塑造场,家教是人生价值的奠基石,是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个人到国家、到天下,“家”是最重要的纽带,父母长辈融化在爱之中的家教,是最能融入我们血脉的东西。

  好的家风才能创造出好的家庭,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相互体谅、相互宽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是家和的前提,在此基础上的家庭,才是幸福美满的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睦,社会才会稳定。家规是春雨,润物无形。树立美好的家风家规,传承悠久的国风国规,中国这只文明善良勇敢的东方古国最终将让世人钦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12:18

一、求是
即实事求是,面对家庭、面对社会都要有务实的态度,不可云里雾里不着边际,更不可遇人遇事想当然,即要坚持辩证唯物的看问题。
二、立德
就是在家庭提倡父慈子孝,兄和弟恭,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在亲友间提倡平等待人、诚信待人、互济互助,创造温馨的人脉关系。立德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面,那就是爱国。我国有句妇懦皆知的老话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家才能称之为大爱。孔老夫子有句十分简洁的名言:仁者爱人,是对“仁”的完美解释,而仁又是我国传统美德的核心内容。其实,德性如何是一个人和一个家庭含金量的显示,是一个好人和好家庭必备的决定因素。
三、诚信
即诚实守信,做到了,人们敬之;做不到,人们蔑之。讲究“言必信,行必果”,讲究“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万不可:见利忘义,丧失人格;利令智昏,得到骂名。须牢记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四、勤俭
即勤俭持家,简朴为人。无论家居生活、学习还是所办事业,都应以勤为首,因为勤能补拙,勤能成事。另一方面,好的家庭不容奢靡之风,使家庭成员远离不良之气。勤俭二字表面看起来只与经济相关,却暗含作风及人生追求的大文章。所以,古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成由勤俭败由奢。
五、嗜读。
读书,是人们获取知识、提高文明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一个好的家庭必定与书紧密相连,叫做“书香门第”。特别是今天,知识获取的途径增多,知识更新的步伐加快,更要求人们不断地加强学习,才能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嗜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读书,是不间断地学习,是终生学习,是把学习变成一种有益的嗜好。
良好的家风,不仅对家庭至关重要,对国家也是如此。优良的家风和国风构成雄厚的国家软实力。这才是决定家国命运的关键所在。青年人应当从孩提时代开始,就让他们感受良好的家风,以免被世俗腐化所影响。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