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力梁式半悬架和拖曳臂式半悬架的区别是什么?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主要区别是,性质不同、优缺点不同、适用性不同,具体如下:

一、性质不同

1、扭力梁式半悬架

扭力梁式半悬架,是汽车后悬挂装置类型的一种,是在扭力梁式非悬架上增加一个平衡杆来使车轮产生倾斜,保持车辆的平稳。

2、拖曳臂式半悬架

拖曳臂,是拖曳臂式悬挂,也称半悬挂。是专为后轮而设计的悬架结构,它的构成非常简单——以粗状的上下摆动式拖臂实现车轮与车身或车架的硬性连接,然后以液压减震器和螺旋弹簧充当软性连接,起到吸震和支撑车身的作用,圆柱形或方形横梁则连接左右车轮。

二、优缺点不同

1、扭力梁式半悬架

优点:悬架结构简单,重量轻,在整车装配时,无须后轮定位,减少装配工时,占用空间小,容易获得较大的尾部空间,弹簧减振器系统便于匹配布置,有利于控制车轮相对于弹簧减振的运动比率,扭转横梁特性可以替代稳定杆的功用。悬架运动过程中,前束和轮距变化微小,侧向力工况下,外倾角变较小,直线稳定性好,后轮胎损耗小,通过的合理设定弹性衬套的特性,可降低制动点头。

缺点:扭转横梁产生扭转应力和剪切应力,在焊接连接处有较高应力,允许后轴承受的载荷受到扭力梁强度的*,为保证行驶稳定性,两侧纵向摆臂弹性衬套连点受力复杂,两侧车轮相互影响,舒适性差。

2、拖曳臂式半悬架

优点:拖曳臂式悬挂的最大优点是左右两轮的空间较大,而且车身的外倾角没有变化,避震器不发生弯曲应力,所以摩擦小。

缺点:拖曳臂式悬挂的舒适性和操控性均有限,当其刹车时除了车头较重会往下沉外,拖曳臂悬挂的后轮也会往下沉平衡车身,无法提供精准的几何控制。

三、适用性不同

1、扭力梁式半悬架

采取这种悬挂系统的汽车一般平稳性和舒适性较差,但由于其构造较简单,承载力大,该悬挂多用于载重汽车、普通客车和一些其他特种车辆上。

2、拖曳臂式半悬架

适用中小型汽车、低端SUV后悬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扭力梁式半悬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拖曳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拖曳臂式悬架

热心网友

具体区别如下:
扭力梁式悬架:
(1)又称扭力杆,是两根扭力杆好像毛巾一样的结构,优点是便宜,但因为是半式,所以一侧有起伏的话,另一侧也受影响。
(2)因为造价便宜,所以日常使用的代步车很多车在后桥使用,比如神龙富康、标致206.
双叉臂(双横臂):
(1)悬架比麦佛逊式的悬架还要理想,不仅是单侧,不受左右两侧不同路况的影响,而且能保证车轮更垂直于地面,使轮胎的接触面积更足,抓地性更好,所以很多高档豪华运动型轿车都采用这种结构,比如BMW很多车,都是用的双叉臂结构。
(2)从性能上比较,肯定是双横臂更理想,中间差着不是一个档次。从价格上来讲,扭力杆的很便宜,但性能上还是有缺陷的。

热心网友

拖曳臂的,之前通常是悬挂。

对于非的拖曳臂,目前所见的,大概也就是扭力梁这一种吧。

这样,这两个描述一般是同一个东西。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