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生产运营流程包括几个基本要素:投入、产出、任务、物流和信息流,以及库存。
1。投入
投入是指一个生产运营流程为了生产产品或服务所需的人力、物料、设备、能源等资源要素。为了在某一个流程得到一定量的产出,首先必须决定各种资源要素的数量。例如,多少人工、多少电力等。有些投入要素完全消耗与某些具体产品的产出,因此易于计算;而另外一些投入要素是由整个生产运营系统长期利用的,而不是由某几批产品消耗掉的。这就需要用到固定成本折旧的方法来计算。在有些情况下,用金额来表示这些投入的综合可能更有用,因为它有助于分析一个流程的投入产出比,即分析流程的生产率。
2。产出
一个流程的产出可以是两种形态:产品或服务。衡量产出的价值需要同时从其价格、质量以及时间性等几个方面同时考虑,这样设计一个运营流程时也就必然从这几方面的综合优化去考虑。
3。任务
是指把投入的资源要素向产出方向转换的行为或活动。例如,在机床上改变金属毛坯的形状;用仪器检查部件是否符合技术标准;驾驶飞机飞往目的地;病人手术之前进行麻醉等。一项任务的完成要使用一定的人力和设备,但在一些自动化流程中,也有可能用设备取代人力。流程的自动化程度在现代流程设计中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
4。物流和信息流
任何一个生产运营流程都存在着这两种流。物流指的是物料的流动。信息流指的是生产指令和生产规程等生产相关信息的流动。物流和信息流可以同步发生也可以不同步发生。在设计和分析一个流程时,因为信息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物流和库存水平,所以预先考虑信息的流动方式是很重要的。
5。库存
进入一个流程的物料如果既不是在被执行任务,又不是在被运送,那就是作为库存而存在。处于停滞和储藏状态的这些库存不增加产品的任何价值,因此应当越少越好。流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尽量减少流程中的库存。
来自互联网
参考资料: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