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你可以直接用罗贯中的诗词来介绍姜维的主要事迹:
天水夸英俊,凉州产异才。系从尚父出,术奉武侯来。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
文字说明:
1)天水夸英俊,凉州产异才。
姜维虽幼年丧父,但是英才过人,原任魏国天水郡参军,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降汉。从此深得诸葛亮器重,每每称赞他为“凉州上士”。
2)系从尚父出,术奉武侯来。
姜维加入蜀汉以来,始终追随诸葛丞相(尚父和武侯都是指诸葛亮),是诸葛亮的得力助手和最优秀的学生。公元238年诸葛亮去世,之后又跟随蒋琬费祎始终战斗在西北前线。蒋费二公相继去世后,公元253年姜维独自执掌蜀汉兵权。面对日益不利的危局,他坚持丞相遗志,反复北伐中原,可惜因国力过于悬殊徒劳无功。最终随蜀汉亡国一起身死。
3)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
这是两个典故。传说姜维战死后,被乱兵用刀割开身体,发现他的胆子比普通*很多,有如斗大。所以世称为“胆大如斗”。另外,他投降蜀汉后,母亲还留在魏国。姜维母亲给他写信,让其回去,姜维回信拒绝,说:“但有远志,不在当归”。表达自己兴汉灭曹的雄心,从而留下这段典故。
4)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
公元263年,魏将邓艾偷袭成都灭亡蜀汉。之后,姜维假投降钟会,想借机挑拨魏将内乱,然后再杀钟会,复兴蜀汉。可惜事情败漏,姜维最终死于乱军之中。英雄悲剧的结尾,使得后人普遍同情和怀念。
热心网友
姜维
幼年丧父
继承父职
镇守天水。诸葛北伐时,太守猜疑,于是投降诸葛
此后随其北伐。累功官至中监军征西将军。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遗命姜维次于魏延断后。回到成都后,姜维被任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封平襄侯。
(247年),姜维迁升为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
同年,汶山郡平康县的夷族起事,姜维率兵讨平。不久,雍州、凉州等地区的羌胡族人背魏降蜀。姜维率兵出陇右接应,与魏雍州刺史郭淮、讨蜀护军夏侯霸战于洮西。胡族首领白虎文、治无戴等率部降蜀,姜维将其迁至蜀境。
延熙十二年(249年),蜀汉朝廷使姜维假节,姜维率军出西平,不克而还。姜维自以为熟知西方风俗,文武双全,所以想拉拢羌、胡为蜀汉所用,这样就可以控制陇西,每当姜维想兴兵前往,却遭费祎制裁,使姜维率领的军队不超过万人。
延熙十七年(254年),蜀汉朝廷加姜维督内外军事。姜维率军出陇西,狄道长李简举城降。姜维进围襄武,杀败魏将徐质,并将其斩首,魏军败退。姜维乘胜追击,先后攻破河间、河关、临洮等地,拔其县民还蜀。
延熙十八年(255年),姜维率领车骑将军夏侯霸出狄道,于洮西大破魏国雍州刺史王经,王经死伤数万,退保狄道城,姜维围住狄道城攻打,魏国派征西将军陈泰前来解围,姜维退军驻扎钟题。
延熙十九年(256年)春,姜维被迁升为大将军。姜维整顿兵马,与镇西将军胡济两路出兵,约定在上邽会合,但胡济却没有来,导致姜维在段谷被魏将邓艾击败,姜维死伤甚多,百姓因此埋怨姜维,而陇西也躁动不安。姜维于是请求自贬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
延熙二十年(247年),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在淮南举兵反抗司马氏,姜维趁魏关中空虚率兵出秦川,又率领万人出骆谷。魏大将军司马望于邓艾据守长城,姜维驻军于芒水,依山扎营,姜维多次挑战,但司马望与邓艾坚守不出。
景耀元年(258年),姜维听闻诸葛诞兵败身死后,于是引兵回成都,刘禅恢复姜维大将军的职位。
景耀五年(262年),姜维率军出汉、侯和,被邓艾所击败,姜维退驻沓中。时宦官黄皓弄权,更想废掉姜维而培植右将军阎宇。姜维请求将黄皓斩杀,但刘禅不肯,姜维不敢回成都,在沓中种麦。
景耀六年(263年),姜维听闻钟会治兵关中,上表刘禅,派遣张翼、廖化分别驻守阳安关口、阴平桥头防患于未然。但黄皓听信鬼神,告诉刘禅敌军不会到来,而蜀汉群臣也不知道此事。魏军五路伐蜀,等到钟会将向骆谷,邓艾将入沓中时,刘禅才派廖化支援沓中,张翼与董厥支援阳安关口。姜维被邓艾所牵制,退驻阴平,钟会围攻汉、乐二城,又另派军进攻关口,蜀将傅佥格斗至死,而蒋舒却开城投降。钟会见关口已经攻下,于是长驱直入,姜维和廖化只好放弃阴平,与张翼、董厥会合,退保剑阁。钟会写信劝降姜维,但姜维不作回应,钟会久攻不下,于是商议,准备撤还。
以身殉国
而此时邓艾却在由景谷道*,进兵至绵竹,击破诸葛瞻,刘禅开城投降,并敕令姜维投降。姜维军士各个都拔起刀剑挥砍石头发泄心头的愤怒,但无可奈何,姜维率军向钟会投降。
姜维投降钟会后,知道钟会有谋反之心,于是劝说钟会设法杀害魏将,钟会一方面陷害邓艾,一方面准备起兵造反,但事情败露,姜维、钟会及蜀将张翼等都被杀害,邓艾也被田续杀害。
热心网友
想我的主要事迹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个表现的事情非常多我想当人都看过三国演义这部影片大家从里面可以看的江的先应死你还是比较多的很英雄事迹
热心网友
我没有好好的看过三国演义,所以不清楚焦煤到底有什么主要事迹追问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