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不服从管理的新兵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一是管理工作上重文明带兵,以人为本;忌用土办法,一味批评。构建和谐的新训氛围应以人为本,强化文明带兵、科学管理的意识,破除“歪招、土法管用”的错误观念。有些基层干部总觉得,带兵光靠条令条例、靠一般地讲讲道理起不了多大作用,关键时候还是来硬的管用,由此出现了一些土*、歪招法,甚至变相体罚的问题。这些同志往往只看到歪招、土法可以压服士兵的暂时效果,却看不到总是被掩盖、矛盾被激化的潜在危害。大量事实说明,土*训不出好兵,歪招必然带来恶果,总队年初出现的跑兵时间就是新训工作中应该汲取的教训。此外管理人员还需要刻苦学习新知识,不断总结带兵经验,这样才能提高文明带兵和科学管理的水平。在新兵管理中,有的班长发现新兵工作做不好,标准低,往往批评指责多,具体帮助少;有的看到新兵素质提高慢,心里急,批评不注意方式方法;有的认为,对新兵多批评才能促进工作,树立威信。殊不知,这样容易挫折新兵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效果适得其反。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多理解,少加压,努力帮助新兵找准原因,对症下药。带兵干部要多关心新兵的生活,多给他们一些精神上的鼓励,不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其克服困难,积极适应部队紧张而有规律的生活。对那些适应部队慢,工作能力较差的新兵要重点关心帮助,培养他们干好工作的信心;对适应部队快,全面素质突出的新兵既要肯定成绩,又要诚心指出他们身上的不足,使他们既看到成绩,又看到差距,明确下步努力目标,力争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是训练工作上重循序渐进,科学施训;忌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新兵下队时一般身体素质相对较差,体质上一时难以适应高强度的训练,在组织进行训练中,切忌采取拔苗助长方式,大跃进,一口吃个胖子,疲劳战术,超负荷训练,速成班统统不行,急于求成只能使新兵产生害怕心理和厌烦情绪,与训练目的背道而驰。要提高新兵身体素质,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针对每个新兵身体素质的特点,因人施训、循序渐进,规定不同程度的训练量,切勿一刀切、一样的标准。二要做到内容不减,标准不降,干部示范,班长带头,老兵在先,分步细训、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方法组训,创造良好的训练氛围。三是搞好三个结合,即体能训练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训练强度和新兵身体素质相结合,训练与休息相结合。 三是处理官兵关系上重知兵、爱兵,官兵一致;忌高高再上,搞官贵兵贱。古语云:“士为知己者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见知兵是新兵教育训练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知兵不仅要知道战士档案中记录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到战士内心在想什么。当前,知兵在个别基层单位,还仅仅停留在知道战士的学历、爱好、父母姓名、工作单位等表面问题上。另外,有些同志把官兵的上下级关系错误地看成是等级关系,觉得对士兵应该保持威严,官兵之间不能太平等了。这种等级观念,往往是一些干部离心、离营的思想根源。 爱兵就是真心真意爱护战士,就是尊重和信任士兵,始终把战士放在心中,视作部队建设的主人。带兵干部一是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要把爱兵语言和爱兵行动统一起来。嘴到不如身到,看到不如心到。如果仅仅满足于把关心爱护留在口头上,写在书面上,实际行动中却忘得一干二净,或把为战士做点好事、谋点利益作为感情投资的一种手段,短时间内也许能让部分战士心存感激。然而,时间长了,大部分战士便会“日久见人心”,管理干部的说服管教力便无从谈起,部队战斗力和凝聚力自然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二是力所能及地帮助战士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家庭问题、成长进步问题等。解决不好这些问题,同样会影响他们工作的劲头和精力。对此,管理人员不能等、靠、拖,更不能视之为包袱撒手不管,而要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将之当成大事来抓。本单位能解决的尽量解决,解决不了的也要积极向上反映,让上级领导帮助解决。新战士没有了后顾之忧,才能激发爱军习武、建功警营的热情,进而为部队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是环境建设上重“家”的氛围的营造;忌不闻不问,缺乏关爱。新战友初到部队,对周围环境比较陌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差,新兵心理易由陌生感产生恐惧感。作为带兵干部一定要有责任感,要一如既往地以同志情、兄长爱关心他们,特别是从具体事抓起,如多找起谈心,用贴心的语言解除他们心头的恐惧,引导他们开拓进取,主动勇敢地适应环境,顺利实施人生角色转变。其次要在行动上关心新兵,一杯热茶水,一句关心话,甚至晚上帮盖一下被子,都会让新兵倍感“家”的温暖。切忌将新训工作交给班长就完事了,防止对新训工作不闻不问,不关心新兵生活以及出现“新兵干,老兵看,干部当甩手掌柜”的被动局面。</FORM>

热心网友

新不新,总之就是先礼后兵,最后不行按条令条例处理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