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我国科学家2017年从中国南海发现的天然⽓⽔合物中提取出了约860,000⽴⽅米的天然⽓。 我国比日本相比提取了更多的⽓体。而南海下的可燃冰是未来全球能源供应的关键。
可燃冰是⽔和浓缩天然⽓的⼀种冷冻混合物,也可以称它为甲烷⽔合物。在冰冻的状态下这些⽔合物是可以燃烧的,被世界公认为是最丰富的化⽯燃料之⼀。冰中的⽓体会被点着。甲烷⽔合物被科学家们认为是未来能源需求的关键。提取天然⽓是极其困难和消耗能源的,上世纪60年代俄罗斯北部就发现了甲烷⽔合物,但直到近15年才开始研究如何从海洋沉积物中提取天然⽓。
中国成功开采出冰冻化⽯燃料是⼀项世界突破,也预示着全球巨⼤储量的商业开发已接近实现。如今中国正利⽤可燃冰技术重塑能源的未来。⽽美国⾃然也坐不住了。随着中国成功开发南海底下的可燃冰,⼀些欧美国家早早已经准备好成为液化天然⽓的⼤出⼝国,并且着眼于液化天然⽓需求量⼤的亚洲市场。中国已经着手于2030年实现甲烷⽔合物⽣产的商业化的计划,并试图摆脱对煤炭的依赖,美国能不着急吗?
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率先对可燃冰进⾏探索和研究。但从海底提取可燃冰⽅⾯的进展却屡屡失败。与美国相⽐,中国是第⼀个涉及这⼀领域的国家。美国如今被中国赶超,不眼红那是不可能的。中国可燃冰的持续开发,可以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带⼀路”沿线国家的资源开发合作,这⽆疑给整个亚太地区带来了合作的契机。在南中国海拥有主权的东盟国家,这些国家的主要能源来源是⽯油、天然⽓和煤炭等化⽯燃料。
越南和菲律宾能源匮乏,国内能源供应相对匮乏,他们的经济发展对新能源需求迫切。在南海备受争议的海域开采可燃冰,共同利⽤南海丰富的海洋能源很⼤机会可以缓解南海紧张的局势,和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稳定。有了先进的技术,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合作,很⼤程度阻挡了世界第一⼤国的⼲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实力会越来越显著越来越强⼤。亚洲的联合与中国的历史性突破,给美国带来了巨⼤的压⼒。可燃冰的开采可能会造成的环境危害,甲烷具有⾼度爆炸性,如果甲烷⽔合物在提取过程中泄露,可能会增加温室⽓体的排放。因为这种⽓体对⽓候变化的潜在影响要⽐⼆氧化碳要⼤得多,所以还会加重全球变暖。
因此,这⼀个挑战需要中国科学家们未来不停的探索、改进和突破。
热心网友
可燃冰可以代替石油作为能源使用,美国一直使用美元霸权掌握着石油能源,一旦大规模开采可燃冰,能有效冲击美国的霸权地位。
热心网友
可燃冰是一种潜力巨大的能源,它的单位热量非常高,而且储量巨大,燃烧非常清洁,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能源。
热心网友
因为可燃冰在海底有丰富的储量,并且可燃冰作为清洁能源,能够极大地减少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