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是第几姓氏?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陆姓当今分布极为广泛,以江苏、广西、广东、浙江、上海较多。陆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198位。陆姓在2006年中国姓氏人口排名第70位,总人口大约近420万。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1%
陆姓的源头主要有四股:颛顼、妫姓、允姓和他族改姓。
1、出自颛顼:据说,颛顼之子称的族人分布在今河南东南汝河地区。称之子老童,老童之二子黎、吴回在高辛氏时代先后任祝融氏(古代掌管火种的首领之称谓,代表着在氏族中的极高地位和权力)。
2、出自妫姓(姚姓妫姓->妫姓陈氏->妫姓田氏->妫姓陆氏):战国时,齐宣王(公元前319-公元前301年在位)封少子田通于陆乡,子孙以陆为氏。陆乡即古陆终氏的居地,今山东陵县。妫姓陆氏也有2300多年的历史。
3、出自允姓:西周末,西部允姓戎人一支进入秦岭北的骆谷。此地为陆终氏的始居地区,陆终之长子名昆吾,居于骆谷的戎人取陆终昆吾之简称为陆昆,因变音为陆浑,史称陆浑戎。在春秋初陆浑戎一支东迁到河南西部洛水上游,在今河南嵩县东北伏流城北建立了陆浑国。春秋时期公元前525年,晋顷公灭陆浑国,子孙遂以国为氏,称为华夏一份子。
4、出自他族改姓:古代陆姓起源,除了主要以陆通为始祖的“平原之陆”外,还有因北魏孝文帝时期推行改革,由鲜卑族步六孤氏改姓所致,称“河南之陆”。
迁徙传播
先秦时期陆姓活动在陕西、河南、山东、湖北地区。
汉朝时陆姓已经播迁到江西、江苏、安徽、湖南、河北、浙江等地。陆表生子陆穰,陆穰生子陆恢。
两晋时期,又分出陆姓谏议分支。到南北朝时,南北两地的陆氏人口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
唐朝初期,中原地区出发的南下大移民,陆姓首次进入福建,进而向广东移民。
宋朝时期,陆姓大约有25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33%,排在第六十三位。陆姓第一大省是浙江,约占全国陆姓总人口的21%。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江苏、福建,这四省陆姓大约占陆姓总人口的71%。其次分布于河南、广西、安徽,这三省的陆姓又集中了19%。全国已初步形成了以江浙赣闽、广西为中心的两块陆姓人口聚集区。
明初时,陆贽在宁波府的一支后人迁回山东,在济宁西北定居。并在山东多地分居。现分南北二支。南支以居住在济宁市嘉祥县马村镇南陆村西陆村为中心,分布在济宁、菏泽、郓城、鱼台、汶上、滕州、肥城、东平、徐州、商丘、枣庄、临沂、泰安、济南等地。北支以梁山戴庙(现属东平)为中心,分布在阳谷、东平、台前、聊城、德州等地。
明朝时广西的陆姓已成为南方中有影响的姓氏。陆姓大约有5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6%,为明朝第三十七大姓。
清朝初进入。陆姓在诸姓中,排列较后,据《省通志·人民志·氏族篇》(盛清沂纂修,由文献委员会1973年出版,众文图书印行)排列为第108位,户数为439。据《区百大姓源流简介》(林添福、何金赐、何钦藤、林金山撰辑,省名姓渊源研究学会编印,1990年5月出版)书中排列,陆姓在诸姓中占第94位。据此,陆姓较1973年有明显增多。该书内还有二则载述:一则称陆氏族人播迁闽、粤及渡海来台之资料,未详;一则载陆姓在县市和乡镇地区情况,其中在分布较多之县市依次为:台北市、高雄县、台北县、高雄市、宜兰县。分布乡镇地区依次为:高雄桥头、台北市松山区、台北市大安区、永和市、台北市古亭区。
在壮族中,陆姓来源有二说。一说是各部落首领在江岩地方集会赐姓,会打鸟的部落从此以壮语(鸟)为姓。另一说是除了从外地迁入带来的姓以外,主要还有从原始信仰图腾而发展为姓的,陆姓很可能因古代崇拜鸟之故。

热心网友

“陆,中华姓氏之一,大江南北陆姓人才济济,在中国“百家大姓”中,排名第69位:“谭邹熊陆金”。 陆姓以“河南”、“平原”、“河内”、“吴郡”为堂号。 发源于今山东境内的陆氏和由鲜卑复姓步陆孤氏改姓的陆氏,、发展成为陆姓的两支主流。 两支陆姓主要分布在今山东、河、江苏、浙江、江西、湖北等省...”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