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安全的数据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我国发生的交通事故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 交通事故死亡率高。 全世界60亿人口每年死亡5200万人,其中死于交通事故的50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1%,排在人类死亡原因的第10位。中国年交通事故死亡九万人,所占总死亡人数的百分比为1.5%。交通事故致死率是指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与交通事故伤亡总人数之比。国外的交通事故致死率大大低于我国。如日本的致死率为0.9%,美国的致死率为1.3%,我国的致死率平均为27.3%,位于31个国家中的第三位
  去年交通安全喜忧参半 交通事故死伤人数同比减少4人和下降近三成

  据记者从*交通管理权威部门获悉,2003年本市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4196件,死亡1406人,受伤11179人,车物损失3.97亿元。与上一年同比,事故增加7176件,上升15.26%,死亡减少4人,下降0.28%,受伤减少4478人,下降28.26%,车物损失增加9861.1万元,上升33.02%。

  去年在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及强化管理下,本市公共交通车辆安全形势喜人,除事故数量略有上升外,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降幅明显。据统计,去年本市出租汽车公司车辆发生事故7592件,造成25人死亡,与去年同比事故上升1.02%,死亡下降55.36%。公交行业车辆发生事故1827件,造成27人死亡,与去年同比事故上升1.67%,死亡下降20.59%。

  而与之呈鲜明对比的是,由于大量货运车辆超载现象严重,疲劳驾驶情况时有发生,导致去年公路运输部门车辆发生事故2060件,造成69人死亡,与去年同比死亡事故上升近5个百分点。此外,随着汽车逐步进入家庭,本市私车族数量激增。部分驾驶员显然没有做好从“本本族”到有车族的充分准备,致使道路事故隐患频仍,去年由这部分群体引发交通事故3413件,造成109人死亡,与去年同比分别上升87.32%和14.74%。

  去年重大交通事故分布呈以下六大特点:死亡事故高发时段主要为上午6至8时,死亡168人;14至16时,死亡126人;18至20时死亡183人,上述三个时段占死亡总数的33.92%。双休日事故居高不下,发生事故13555件,与去年同比上升14.55%,死亡381人,减少31人,与去年同比下降7.52%。三年以内驾龄驾驶员事故明显增加,占相当大的比例,共发生事故212件,死亡390人,与去年同比分别上升21.07%和44.44%。外地机动车驾驶员肇事突出,共发生事故13361件,造成291人死亡。重型货运车事故严重,共发生事故5070件,造成163人死亡。“本本族”肇事突出,发生事故14978件,造成265人死亡,与去年同比分别上升66.00%和37.31%。

  据统计,机动车未保持纵向车距发生尾随相撞事故2万件,构成死亡47人,与去年同比分别上升39.08%和27.03%。机动车违章变道占道发生事故7116件,构成72人死亡,与去年同比事故上升34.10%。机动车违反交通信号、标志标线发生事故1463件,构成58人死亡,与去年同比分别上升9.21%和41.52%。

  驾车人员酒后驾车发生事故247件,构成51人死亡,与去年同比事故下降7.84%,死亡上升70.0%。驾驶员疲劳开车发生事故160件,构成12人死亡,与去年同比事故和死亡分别上升52.38%和500%。

  此外,非机动车及行人因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引发的重大事故依旧居高不下。骑车人因骑行中不示意突然猛拐发生事故230件,构成死亡37人,与去年同比分别上升31.18%和60.87%。违章占用机动车道骑行发生事故490件,构成死亡91人,与去年同比分别上升18.93%和44.44%。而行人违章穿行车行道发生事故829件,构成死亡202人。行人违章跨越隔离设施发生事故18件,死亡6人;违反交通信号发生事故29件,死亡7人。

参考资料:http://gaj.sh.gov.cn/shpolice/yaowen/xinwen/item/2004_01/aa793010320050009431.shtml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