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歌剧院人质事件始末,特种部队使用了特殊的化学药品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2002年10月23日晚间,40多名车臣武装绑匪闯入莫斯科东南区的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大楼剧院,胁持文化宫内的850多名人质,要求俄罗斯军队撤出车臣。850人中,有看音乐剧的700多观众、100多名演员和部分工作人员。

这伙武装绑匪的头目叫莫夫萨尔·巴拉耶夫,年仅24岁,他和叔叔都是车臣的武装叛乱首领,早就上了俄罗斯军队的*黑名单。

巴拉耶夫(右二)在公开音像中要求俄罗斯在一周内撤出车臣,否则,他将引爆整个文化宫大楼。

两名全副武装的绑匪。

俄罗斯总统普京紧急取消了出访,着手解决这个震惊世界的难题。普京声称这次危机的当务之急是“确保人质的生命安全”,俄罗斯解救人质工作小组立刻同绑匪开始谈判,特种部队紧急待命。

人质们通过电视台向普京呼吁:“我们要求您作出明智决定,结束战争。我们厌倦了战争,希望和平。”但是普京态度坚定,他在电视上公开讲话,表示对车臣战争的立场不变。图为一个焦急的人质家属。

快三天的谈判过程中,绑匪陆续释放了一批外国人、儿童和妇女。但绝大多数人质仍在绑匪控制中。

煎熬的56小时过去了,10月27日是周六,凌晨3时30分,剧院内突然传出*声和爆炸声。据后来俄罗斯*称,绑匪开*杀了两个人质,一些人质试图逃跑遭到绑匪开*。图为在武装看管下的剧院人质。

凌晨5时30分,俄罗斯人决定强攻!特种部队使用了秘密武器:一种能让人迅速麻醉并丧失行动能力的“不知名化学气体”。俄罗斯拒绝透露该气体性质,据国外化学武器专家推断,可能是某种鸦片类化合物,也有可能掺有具有“苦杏仁味道”的神经毒气。

特种部队挖开墙洞,用气泵将麻醉气体通过剧院的通风系统释放,随即特种部队冲进剧院,从走廊强攻,与剩余绑匪进行了激烈的*战,长达一小时。

30多名绑匪或者死于麻醉气体,或者在战斗中被击毙,包括绑匪头目巴拉耶夫。据国外电视纪录片记录,特种部队下手毫不留情,对所有清醒和不清醒的绑匪,全部爆头。

部分女绑匪系着爆炸物的腰带,但她们都被麻醉气体第一时间毒倒,没来得及引爆。

但是,悲剧的一幕发生了:由于长时间禁锢的人质身体虚弱,经受不了这种麻醉气体的毒性,很多人不幸死于这种气体之下。

早晨7时10分,战斗结束,目击者称有三个绑匪活着被抓(后来**宣称绑匪全部被击毙)。特种部队士兵开始陆续救出人质,大量尸体被同时抬出。

人质被救出的画面。

俄罗斯官方事后称,一共有130名人质(包括9个外国人)和40名车臣武装人员死亡。人质死亡数三倍于绑匪,从行动角度看,这算是一次失败的人质解救。但是,从*角度看,俄罗斯人展示了他们不惜牺牲人质也不妥协的强硬,反过来遏制了更多此类事件的发生。

事件结束后,普京神情凝重地发表全国电视讲话,严厉谴责国际恐怖主义,同时为救援行动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向罹难人质家属及全体国民致歉。图为普京看望医院里的受伤人质。

羟甲基芬太尼是中国科学院首次发现的一个新的强效麻醉性镇痛剂,镇痛活性是芬太尼的58倍、吗啡的6300倍。目前,羟甲基芬太尼作为一种强效镇痛性失能剂主要用于反恐武器和军事科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后,恐怖主义活动日益频繁,恐怖主义活动严重威胁着国际社会的安全和秩序,许多国家纷纷采取对策。在2002年俄罗斯大剧院的人质事件中,俄罗斯特种部队行动小组在解救人质时就使用了芬太尼类强效镇痛性失能剂。俄罗斯特种部队之所以使用芬太尼类化合物,主要是因为芬太尼有特殊的药理作用。

热心网友

  芬太尼
  阿片受体激动剂,属强效麻醉性镇痛药,镇痛作用产生快,但持续时间较短,用于麻醉前、中、后的镇静与镇痛,也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

  资料入下:

  据新华社10月31日电沉默5天后,俄罗斯*30日首次宣布,俄特种部队在解决莫斯科人质危机时所释放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叫“芬太尼”的高效镇定剂。
  俄罗斯卫生*尤里·舍甫琴柯3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正式宣布,这次特别行动中没有使用任何国际化学武器公约所禁止的化学物质。”舍甫琴柯解释说,这种气体在医学上运用很广,“并不能称之为‘致命性’气体”。他还说:“我的瑞士和德国同事的结论与我们的一致。”

  对于人质死亡原因,舍甫琴柯解释说,由于被困了3天,缺少食品、水、氧气和活动,一些人质的身体状况极其虚弱。他强调:“这些因素是导致一部分人质死亡的主要原因。”

  舍甫琴柯否认了媒体有关救护人员没有作好“特殊准备”的报道。他说:“尽管行动需要保密,但所有的(救护)专家,包括我在内,都事先得到了通知。”他说,医护人员预备了1000支解毒剂。一些医疗机构早在27日就向法新社记者证实,人质在现场被注*解毒剂。

  “芬太尼”是一种从鸦片中提取的高效麻醉剂,可以止痛,使人昏睡,如剂量过大则可导致呼吸系统衰竭,直至死亡。

热心网友

2002年发生。10月27日,俄罗斯特种部队昨天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解救人质行动取得成功。据联合早报报道,以下是莫斯科发生人质危机事件的始末。

发生劫持人质事件的莫斯科的轴承厂文化宫剧院。

10月23日,星期三

晚9时左右,四五十名车臣绑匪闯入莫斯科东南区一家剧院,将在那里看音乐剧的700多名观众、100多名演员和文化宫的工作人员扣为人质。

非法武装劫持人质的头目巴拉耶夫要求俄罗斯在一周内撤出车臣,否则,他将引爆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大楼。

--他们警告:警方每打死他们一人,他们就杀死10名人质。

--大约30人被释放,包括儿童和外国人。

10月24日,星期四

--俄罗斯总统普京取消了出访计划。

--俄罗斯解救人质工作小组同绑匪取得联系并开始谈判。

--包括一名英国人的九名人质被释放。

--下午2时,普京首次声明说,这次人质危机是“外国*中心策划的”。他命令特种部队“准备解救人质,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人质的安全”。

--全国电视台公布了人质向普京的吁求,他们呼吁总统结束车臣战争:“ 们要求您作出明智决定,结束战争。 们厌倦了战争,希望和平。”

--下午6时30分,两名女人质设法从一个窗户逃出。绑匪向她们开*和投掷手榴弹,其中一人受伤。

--晚上,26岁的售货员罗曼诺娃在试图进入剧院时,被绑匪射杀。绑匪说,他们认为罗曼诺娃是特工。

--半岛电视台播放了一个录象,一名妇女自称是绑匪成员,她发誓要“杀死数百名异教徒”。

--联合国安理会一致谴责劫持人质的恐怖行为,并呼吁无条件释放人质。

10月25日,星期五

--早晨6时30分,七名男女人质被释放。

--中午12时30分,包括一名瑞士女孩的八名8到12岁的儿童被释放。但绑匪从原先答应释放75名所有外国人质的立场退却。

--莫斯科发生几起反对战争的小型示威活动。

--下午4时45分,俄罗斯联邦安全*帕特鲁舍夫向媒体宣布,若绑匪释放人质将保证其生命安全。

--晚上7时,普京总统说这次危机的当务之急是“确保人质的生命安全”。

--晚上8时,普京在电视上再次讲话,说谈判的大门仍然敞开,但他对车臣战争的立场不变。

--晚上10时35分,俄罗斯*说,又有三名妇女和一名男性人质被释放,他们都是阿塞拜疆人。

--午夜,俄罗斯著名的车臣战地女记者波利特科夫卡娅充当了绑匪和当局的调停人,并与绑匪会谈。她说,如果当局不给出计划从车臣撤军的证据,叛军将采取“最极端的措施”。她说,普京必须表态结束车臣战争,从车臣撤出一切军队。

10月26日,星期六

--2时30分,救护人员从救出剧院救出一男一女,他们都有*伤。

--3时30分,剧院内传出*声和爆炸声。据俄罗斯*说,绑匪打死两名人质。一些人质然后试图逃跑,绑匪向他们开*。八名人质逃脱。

--凌晨5时30分,特种部队开始发动袭击。他们向剧院发*迷魂气,并在大楼墙壁上炸开一个洞。双方爆发激烈*战。

--6时30分,特种部队冲进剧院,可以听到一系列爆炸声和*声。五名女人质逃出。

30多名绑匪在战斗中被击毙,其中包括绑匪头目巴拉耶夫。所有女性绑匪都系着爆炸腰带。至少有八名人质*。特种部队士兵无严重伤亡。

--7时,爆炸声和*声沉静下来。

--7时10分,特种部队士兵将活着的绑匪押出剧院,许多被救人质也陆续离开。还有一些尸体被抬出。

--7时15分,一名*宣布绑匪头目巴拉耶夫被击毙。

--7时25分,国际文传通讯社报道,安全部队已经彻底控制该剧院,所有人质已经被解救。官方后来宣布:750名人质被救,67名人质死亡。有34名绑匪被击毙。

--7时45分,联邦安全局*说,在绑匪开始*人质时,特种部队才发起攻击行动。

--8时15分,内政部副*瓦西里耶夫说,大多数绑匪被击毙,“一小撮绑匪”可能混在人质逃跑了,已经发布通缉他们的命令。

俄罗斯卫生部门透露,10月23日至26日在莫斯科发生的*劫持人质事件中,共有118名人质死亡。(这个是因为特种部队使用了特殊的化学药品,结果很多人质吸入气体后导致死亡)

热心网友

从未公布,无人知晓。
2002年10月23日,40多名车臣绑匪闯入一座位于莫斯科东南区的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大楼剧院,胁持文化宫内的850多名人,要求俄罗斯军队撤出车臣。10月27日,*军警及阿尔法小组以秘密化学气体麻醉表演厅内所有人,将车臣绑匪歼灭,事件导致39名*被击毙,至少129名人质因为俄罗斯军队的麻醉气体而死亡。

热心网友

芬太尼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