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原的合成场所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9:21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7 22:38

糖原的合成场所是细胞质。

糖原的合成需要消耗ATP和UTP,合成反应包括以下两个步骤:

1、糖原合成酶催化的糖原合成反应不能从头开始合成第一个糖分子,这一过程需要至少含4个葡萄糖残基的α-1,4-多聚葡萄糖作为引物。

2、在其非还原性末端与UDPG反应,UDPG上的葡萄糖基C1与糖原分子非还原末端C4形成α-1,4-糖苷链,使糖原增加一个葡萄糖单位。

扩展资料

糖原合成的逆反应是糖原分解,这一过程与合成过程除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外,其它酶均不一样。反应过程为:

1、糖原中1个糖基转变为1分子葡萄糖。

2、脱枝酶催化4-α-葡聚糖基转移酶活性,即将糖原上四葡聚糖分枝链上的三葡聚糖基转移到酶蛋白上。

3、脱枝酶催化同一糖原分子或相邻糖原分子末端具自由4羟基的葡萄糖残基上,生成α(1→4)糖苷键。

4、在1,6-葡萄糖苷酶活性催化下,这个葡萄糖基被水解脱下,为游离的葡萄糖。

糖原的主要消耗场所:肝脏。肝脏原有糖原约占肝脏重量的5~6%,*平均约有糖原100克左右。当长时间大量摄入糖类食物后,肝糖原可达150克左右,健康胖者甚至可达150~200克,当饥饿10余小时后,大部分肝糖原被消耗。

糖原的相关疾病:糖原累积病。这是一类由于先天性酶缺陷所造成的糖原代谢障碍疾病,多数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发病因种族而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糖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7 22:39

糖原的合成场所是细胞质,糖原合成酶催化的糖原合成反应不能从头开始合成第一个糖分子,需要至少含4个葡萄糖残基的α-1,4-多聚葡萄糖作为引物(primer),在其非还原性末端与UDPG反应,UDPG上的葡萄糖基C1与糖原分子非还原末端C4形成α-1,4-糖苷链,

使糖原增加一个葡萄糖单位,UDPG是活泼葡萄糖基的供体,其生成过程中消耗UTP,故糖原合成是耗能过程,糖原合成酶只能促成α-1,4-糖苷键,因此该酶催化反应生成为α-1,4-糖苷键相连构成的直链多糖分子如淀粉。

扩展资料

糖原贮藏于肝细胞及肌细胞浆中,其形状为大小不等的颗粒,遇碘则变褐色,易溶于水,机体坏死后,糖原即受到破坏,因此须采取新鲜标本,并及时固定。

糖原只是糖类的一种。糖类从组织化学技术的角度分类与生物化学的分类并非一致。从组织化学的角度,糖类可略分为多糖、中性糖液物质和酸性粘液物质及粘蛋白和粘脂质。

多糖主指糖原,是由许多葡萄糖分子以糖苷键组成的聚合体。当机体死亡,即很快分解为葡萄糖。

糖原分子量一般在106-107道尔顿,可高达108道尔顿,是体内糖的贮存形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糖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7 22:39

合成糖原的场所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其次脑细胞也可以合成少量的糖原。细胞内合成糖原的场所是内质网,内质网除了加工蛋白质的功能以外,还与脂质和糖类的合成有关系。

体内由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原合成过程。主要合成场所为肝和肌肉。包括UDPG途径和三碳途径。

内质网是细胞内的一个精细的膜系统。是交织分布于细胞质中的膜的管道系统。两膜间是扁平的腔、囊或池。内质网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在膜的外侧附有许多小颗粒,这种附有颗粒的内质网叫粗糙型内质网,这些颗粒是核糖体(核糖核蛋白ribosome);另一类在膜的外侧不附有颗粒,表面光滑,称光滑型内质网。粗糙型内质网的功能是合成蛋白质大分子,并把它从细胞输送出去或在细胞内转运到其他部位。凡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粗糙型内质网便发达。在神经细胞中,粗糙型内质网的发达与记忆有关。光滑型内质网的功能与糖类和脂类的合成、解毒、同化作用有关,并且还具有运输蛋白质的功能。

内质网存在于除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外的各种真核细胞中。内质网为由生物膜构成的互相通连的片层隙状或小管状系统,膜片间的隙状空间称为池,通常与细胞外隙和细胞浆基质之间不直接相通。这种细胞内的膜性管道系统一方面构成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路,另方面为细胞内各种各样的酶反应提供广阔的反应面积。内质网与高尔基体及核膜相连续。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