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6:07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1 23:30
闽南话 (Hokkien/Min Nan/Ban-lam-gú/Hō-ló-ōe),又称福佬话或鹤佬话,属于汉语族闽语,也是最有影响力的闽语。分布在福建南部、、广东东部的潮汕地区、雷州半岛、海南岛、闽西龙岩市区与漳平一带、闽东宁德市的福鼎一带、浙江南部苍南、平阳、洞头部分地区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基本上,按地域,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次方言:
漳州话\ 泉州话\ 厦门话(Amoy) \东南亚福建话(Hokkien)\ 浙南闽语\ 潮汕话 \海南话
闽台片 亦即本土闽南语。漳州和泉州是语言学范畴内所指的各种闽南方言的发源地,所有的闽南方言,其源头都是漳州话和泉州话。漳、泉方言内部有些许差异,主要是音韵系统方面微有区别,但相互之间有严格地对应关系;语法及用词则基本一致。明清以来出现的厦门话和话(两者高度接近),都是直接由漳、泉各县(市)方言混合而成,均体现了亦漳亦泉、不漳不泉的特点。基于此,厦门话和话亦被国内外人士视为典型的闽南话。闽台片的的闽南话内部较为统一。东南亚的福建话也就是指闽台片的闽南语。
浙南片
明末清初时期,有大量的闽南人(主要是龙溪、海澄、漳浦、安溪、惠安、同安等地)迁徙到浙南的苍南县、平阳县、玉环、洞头一带以及福建东北部的福鼎、霞浦一带。浙南与闽东地理相连,口音亦相近,这个片区统称为“浙南片”。闽南话传入浙南、闽东地区后,由于自身的演变和受周围方言(浙南是瓯语,闽东是福州语系)的影响,与闽南本土的闽南话形成一定差别,苍南人习惯把这种方言称为“浙南闽语”。现代的浙南闽语与闽台片的闽南语相比较,主要是入声韵、鼻化韵的退化消失以及用词方面的差别。但总体而言,浙南闽语基本还是保留了本土闽南语的其它特点。相对来说,浙南闽语要比潮汕话更接近闽台片闽南语。
潮汕片
潮汕话与闽台片的闽南语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相互之间差别仍旧十分明显。其语法与闽台片相同,词汇也有高度的对应,语音语调上则差异明显,彼此不能沟通。在潮汕话和闽台片相交融的地区,兼具有二者的发音特色,如福建的诏安,新加坡等。潮汕话除了分布于广东省潮汕地区以外,还广泛分布于东南亚众多潮人聚居地。
海南片
海南话据说是由闽南(一说莆田)人迁移过去之后与当地语言混合后形成的一种闽方言。 海南话以文昌话为代表,与其他片区的闽南话的差别最大,基本不能通话了。
闽南方言是全国八大方言之一。它分为五个次方言:
厦门话区:厦门、金门、同安。
泉州话区:泉州、石狮、晋江、惠安、南安、永春、德化、安溪等八个县市。
漳州话区:漳州、龙海、漳浦、云霄、东山、诏安、华安、长泰、平和、南靖等十个县市。
龙岩话区:龙岩市、漳平县。
大田话区:大田县、尤溪县的一部份。
闽南话的流播不只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的是,岛上,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都通行着近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闽南话。据初步调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闽南人移居据说开始于元代,大规模迁移是在17世纪中叶,大量闽南人随郑成功渡海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回。
300多年来,闽南人和其他地区东渡的汉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开发祖国的这个宝岛,在共同的生活和斗争中,闽南方言始终作为主要交际工具,保留在人民的口中。特别是今天,*与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的父老兄弟不断到*寻根、探亲、访友,闽南话显得更加重要。除了省以外,广东省的潮汕、雷州半岛、海南岛等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的许多侨胞也使用闽南方言,据初步统计,海内外操这种方言的人将近6000万,这在汉语诸方言中是十分突出的。令人自豪的是:如今的闽南话已经作为地球60种主要语言的代表之一,被录制在美国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号太空船的镀金唱片上,到广漠无垠的星河中寻觅知音……
福建境内主要有闽语和客话两种方言,其中以闽语影响最大。
闽语又可以分为五个主要次方言:(1)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东方言;(2)以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方言;(3)以莆田话为代表的莆仙方言;(4)以永安话为代表的闽中方言;(5)以建瓯话为代表的闽北方言。其中又以闽南方言影响为最。
闽南方言又叫闽南话,也有人叫它河洛话或福佬话。它早期以泉州话为代表,现在以厦门话为代表。但泉州话的影响仍然很大,闽南早期剧种梨园戏,至今仍以泉州音为标准音。
闽南方言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福建南部和一带说的闽南话;广义指福建南部和一带及其以外一些地区、国家说的闽南话。全世界操闽南方言的有6000多万人,分布于省内外和国内外许多地区和国家。可见,闽南话是一个超地区界、超省界、超国界的一个汉语方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1 23:31
闽方言分为邵将(邵武-将乐)、闽北(建瓯)、闽中(永安县)、闽东(福州-浙江闽语区)、莆仙区(莆田-仙游)、闽南、琼文(海南岛的东部南部西部沿海,以琼山-文昌为代表)7个次方言,之间互不通行,可能是秦汉时代汉人南侵时与当地的闽越语言不同支系交互的结果。 紫云洞山-西洋-青水-三明市-湖源-新阳-葛坑东-南埕-湖洋-枫亭一线以南为闽南次方言, 广东省潮州汕头、汕尾、茂名的电白县、雷州半岛(不含湛江市)、海南省海口市-临高县-琼中县-保亭县-五指山县-乐东县-白沙县、大部分汉区、浙江省苍南县也属于闽南次方言。
福建省是汉语方言最复杂的省份之一。全国各大方言区中,福建占着5种。分布最广的是闽方言。福建境内的闽方言又分为5个区:
闽东方言区:分布在闽江下游的福州、闽侯、长乐、福清、平潭、永泰、闽清、连江、罗源、古田、屏南等11个县市的是为南片,以福州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安、宁德、周宁、寿宁、柘荣、霞浦、福鼎等7个县市的是北片,以福安话为代表。
莆仙方言区:分布在莆田、仙游、涵江3个县市(区),以莆田话为代表。
闽南方言区:分布在泉州、厦门、漳州3个市,包括:厦门、金门、泉州、晋江、南安、惠安、永春、德化、安溪、同安、大田、漳州、龙海、长泰、华安、南靖、平和、漳浦、云霄、东山、诏安以及龙岩、漳平等地,共 23个县市。以厦门话为代表。泉州、漳州和龙岩3种口音都有些差异。
闽中方言区:分布在永安、沙县、列东、列西等4个县市(区)。以永安话为代表。
闽北方言区:分布在建瓯、松溪、政和、南平、顺昌(东南部)、建阳、崇安、浦城(南部),以建瓯话为代表。
在福建省的中部戴云山区,尤溪县和邻近的永安东部、大田中西部和沙县南部,是介于闽南、闽中、闽北和闽东之间的过渡区。
赣方言分布在邵武、光泽、建宁、泰宁4个县市,邵武话比较有代表性。
客家方言分布在闽西的宁化、清流、长汀、连城、上杭、永定、武平,以及闽南的平和、南靖、诏安的西沿,以长汀话为代表。
在闽、客、赣3种方言之间,明溪、将乐、顺昌一带也可以说是过渡区,因为那里的方言兼有3种方言的特点。
浦城县的中北部和浙江省连界,那里说的是和浙江的处衢方言相近的吴方言。
在南平市区和西芹一带以及长乐县的琴江村,有两个官话方言岛。
此外,闽方言和客方言,也都有在区外相互穿插分布的。闽南话在闽中、闽北、闽东都有方言岛。客家话在闽北、闽东也有不少小方言岛。在武平县的中山镇通行的“军家话”是比较接近赣方言的方言岛。
居住在闽东的福安、罗源、宁德等地以及闽北的建瓯、建阳、昌等地,闽中的永安、漳平等地的畲族同胞所说的话是一种也还保留着一些本族语言的、和客家话比较相近,又吸收了一些当地闽方言成分的带有混合性质的语言。通常也称为畲语。
福建省境内的方言不但品种多,而且内部差异很大。像连城、尤溪、顺昌等地,一个县内就有几种、十几种不能相通的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1 23:31
客家话(龙岩,三明各地差异很大,不统一);闽南话(漳州,泉州,厦门,龙岩市区部分,三明部分稍微差异),可交流);福州话:闽北话(南平,宁德):莆田(仙)话(莆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1 23:32
汉语13大方言,为何福建一省就独占5种,福建有何特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1 23:32
福建方言
福建方言简介
福建境内主要有闽语和客话两种方言,其中以闽语影响最大。
闽语又可以分为五个主要次方言:(1)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东方言;(2)以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方言;(3)以莆田话为代表的莆仙方言;(4)以永安话为代表的闽中方言;(5)以建瓯话为代表的闽北方言。其中又以闽南方言影响为最。
闽南方言又叫闽南话,也有人叫它河洛话或福佬话。它早期以泉州话为代表,现在以厦门话为代表。但泉州话的影响仍然很大,闽南早期剧种梨园戏,至今仍以泉州音为标准音。
闽南方言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福建南部和一带说的闽南话;广义指福建南部和一带及其以外一些地区、国家说的闽南话。全世界操闽南方言的有6000多万人,分布于省内外和国内外许多地区和国家。可见,闽南话是一个超地区界、超省界、超国界的一个汉语方言。按其广义闽南方言具体分布如下:
闽台片
主要分布于福建南部的厦门、泉州、漳州、大田、尤溪和西部的龙岩、漳平等市县,以及的台北、台中、台南、高雄、桃园、苗栗、基隆、南投、屏东、彰化、花莲、嘉义、宜兰、云林、台东、新竹、澎湖等绝大部分的地区。使用人口近3000万人。
潮汕片
主要分布于广东省东部的汕头、潮州、澄海、潮安、饶平、南澳、普宁、惠来、潮阳、揭阳、揭东、揭西、陆河、汕尾、陆丰、海丰等市县。早期以潮州话为代表,现在以汕头话为代表。使用人口1000多万人。
雷州片
主要分布于广东南部雷州半岛的湛江、海康、徐闻、遂溪、廉江、茂名、吴川、电白等县市。以海康话为代表。使用人口400多万。
海南片
主要分布于海南省的海口、琼山、文昌、屯昌、琼海、定安、万宁、澄迈、昌江、东方、乐东、陆水、白沙、崖县、保宁、琼中、临高、儋县等市县。早期以文昌话为代表,现以海口话为代表。使用人口400多万。
港澳片
它分布于、澳门地区。使用人口有几十万。
国外片
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泰国、越南等国的华侨、华裔,使用人口至少有1000万人。亚、欧、美其他国家的华侨、华裔说闽南话的人数估计也不在少,由于资料*无法具体统计。
此外,浙江的温州、苍南、平阳、泰顺、洞头等县市,约有140万人说闽南话。江西的广饶、广丰、玉山等市县约有40万人说闽南话。广西的柳州、平南、平乐、陆川等市县,近30万人说闽南话。四川、江苏的一些地方和福建闽北的福鼎、霞浦,闽中的永安、三明、沙县等一些乡镇,也有讲闽南话的。
闽南方言的形成,是语言学专家和学者颇感兴趣的问题,也是近些年来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各家对闽南方言的形成虽有时间早晚的不同看法,但都认为主要是形成于社会的分化和人民的迁徙。据考证,汉以前,闽南这个地区跟福建其他地区一样,居住着一支闽越少数民族,中原汉人涉足此地的甚少。中原汉*规模入闽当是“五胡乱华”之际。晋代永嘉二年(308年),由于战乱,中原动荡,为避战乱,“如闽者八族”(《三山志》)。这次入闽的汉人,比较集中地定居在建溪、富屯溪流域,闽江下游和晋江流域。据《三山志》载,分置晋江郡(282年)时,才有3800余户,18万多人,永嘉之乱后,人口增加了一倍以上。此时,汉人已成为了福建境内居民的主体。这些汉人带来的是中州(今河南)一带的汉语,它应该是闽南方言形成的基础,反映着隋唐以前汉语的特点。中原汉人第二次大规模入闽是唐武后时。669年,唐王朝派遣光州固始县(今河南)人陈政、陈元光父子为首的123个将领,南下“征蛮”。这批汉人后来定居于闽南,并开发了漳州。他们带来的是7世纪的中州话,反映着隋唐汉语的特点。唐朝末年,中州王潮、王审知率大批兵马入闽,之后又在福建称帝。他们带来的10世纪的中州话对福建方言,包括闽南方言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到了唐末五代,这些多来源、多层次的语言特点,已经整合成定型的闽南方言系统。两宋之后,闽南方言陆续向广东扩展,播散到潮汕平原和雷州半岛,有的登上了海南岛。与福建一水之隔,早在唐宋时漳州沿海一带就有人过海到,明清两代,更有大批的人东渡,尤其是郑成功率部到后,更把闽南方言和闽南的风俗习惯带到了。显然,福建的南部是闽南方言的发源地。
由于闽南方言保留下来的古汉语较多,因此被学术界称为“语言的活化石”。这些“活化石”,对汉语古音的构拟,古籍的训释,汉语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清朝钱大昕提出的“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等古音方面的论断,在闽南方言中就可以找到有力的例证。因此,闽南方言历来为国内外语言学家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