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
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
◢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
◢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小于三度:人无感受,只有仪器能记录到;
◢三度:夜深人静时人有感受;
◢四—五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六—七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九—十度:房倒屋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参考资料:http://news.sina.com.cn/c/2003-02-25/11122032.shtml
热心网友
地震,是人们通过感觉和仪器觉到的地面振动。它与风雨、雷电一样,是一种极为普遍
的自然现象。强烈的地面振动,即强烈地震,会直接和间接造成破坏,成为灾害,凡由地震
引起的灾害,统称为地震灾害。
地震震级是按一定的微观标准,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一种量度。它是根据地震仪器的记
录推算得到的,只与地震能量有关。一次5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二万吨*炸药(TNT)
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震级相差1.0级,能量相差30倍。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
里氏震级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于1935年提出的一种震级标度。它是根据离震中一定
距离所观测到的地震波幅度和周期,并且考虑从震源到观测点的地震波衰减,经过一定公
式,计算出来的震源处地震的大小。如果用地震面波计算震级,则用MS表示;如果用地震体
波计算震级,则用ML表示。在60年代,里克特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地震学权威。里克特很善于
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热心回答公众提出的有关地震的问题,因此里氏震级这一术语很快成了
衡量地震大小的人人皆知的术语。目前世界上已测得的最大震级为里氏8.9级(1960年智利大
地震)。
震烈度是地震时对地面影响的强烈程度。主要依据宏观的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现象,如
人们的感觉,物体的反应,房屋建筑物的破坏和地面现象的改观等方面来判断。当然,也可
通过仪器的微观记录进行有关计算得出绝对的烈度。地震烈度与地震大小,震源深度,震中
距离,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因此,一次地震的烈度根据各地遭受破坏和影响不同而不同。
我国把烈度分为十二度。它的内容大致如下表:
热心网友
1.什么是地震?
地震一般是指地壳中因岩体断裂而释放能量引起的震动,同台风、暴雨、洪水、
雷电等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全球每年约发生地震500万次, 其中人们能感
觉到的地震约有5万次,能够造成破坏性的5级以上的地震约1000次,可能造成
巨大灾害的7级以上的地震约10次左右。
2.什么是震源和震中?
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正对着的地面叫“震中”。震中附近
振动最大,一般也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也叫“极震区”。从震中到震源的垂
直距离,叫“震源深度”。通常根据震源的深浅,把地震分为浅源地震( 震源
深度小于70公里)、中源地震(震源深度70—300公里)和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大
于300公里)。全世界 95%以上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5—20公
里上下。
3.震级、烈度、灾度是一回事吗?
震级是按一定的微观标准,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一种量度。它是根据地震仪器
的记录推算得到的,只与地震能量有关。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产生的实际影响,
即地面运动的强度或地面破坏的程度,烈度不仅与地震本身的大小(震级)有关,
也与震源深度、离震中的距离及地震波所通过的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在 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在震源深度等条件相近的情况下,震级与烈度之间可以建
立起一定的联系。灾度是用来评估自然灾害本身造成的社会损失的度量标准,
根据我国国情,有人建议我国的灾度应取经济损失和人口的直接死亡数及折算
的经济损失数为其评估的依据。
4.地震分哪几类?哪类地震对人类的危害最大?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
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
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房摇 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于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
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 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产生地震,
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人工地震是
由于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
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一般所
说的地震,多指构造地震,它对人类的危害最大。
5.我国当前地震预报的水平如何?
地震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是当今世界科学的一大难题,是现代高科技的前沿课
题。我国的地震预报由于国家的重视和其明确的任务性,经过一代人的努力,
已居于世界先进行列,曾成功地对海城等几次大地震做出了短临预报,因此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做为唯一对地震作出过成功预报的国家,被载入史册。
但是,从世界范围来说,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完全掌握地震孕育发
震的规律,我们的地震预报主要是根据多年积累的观测资料和震例而作出的经
验性预报,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局限性。我们目前的地震预报水平和现 状,大体可这样概括:我们对地震孕育发生的原理、规律有所认识,但还没有
完全认识;我们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还不能预报所
有的地震;我们做出的较大时间尺度中长期预报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临预报
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特别是临震预报。
6.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发生了哪几个7级以上的地震?
进入20世纪以来的近九十年间,在我国境内(包括省及临近海域)发生大
于或等于8级的地震共有7次,它们是1902年3月20日阿图什北的8.2级地震,
1920年6月5日大港口东的8级地震,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的8.5级地震,
1927年5月23日甘肃古浪的8级地震,1950年8月15日*察隅、墨脱间的8.6级
地震,1951年11月18日*当雄西北的8级地震和1972年1月25日火烧岛以
东海中的8 级地震。
7.40年来我国发生了多少7级以上的地震?
据统计,40年来(1950—1990年)在我国境内(包括省及临近海域)共发
生大于或等于7级的地震49次,其中M≥8级的有3次,M=7—7.9级的共有 46
次地震,(包括7级以上的强余震)。
8.我国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的是哪次地震?
我国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的地震是1920年12月16日发生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
的8.5级大地震,震中烈度Ⅻ度, 震源深度17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6.5°、东经
105.7°。该次地震波及宁夏、青海、甘肃、陕西、山西、内蒙、河南、河北、
北京、天津、山东、四川、湖北、安徽、江苏、上海、福建等17个省、市 、
自治区。有感面积达251万平方公里, 约占我国面积的四分之一强。
9.地震有前兆吗?
地震是地壳运动中岩石应力应变不断积累、增强,当其超过岩体破裂强度时所
发生的岩体突然破裂。所以,地震的发生总有一个应力应变长时期积累的过程,
当这个过程中应力强度增长到接近岩石破裂强度时,岩石中将出现小的破裂,且
其数量和长度随应力的增长而增大,并因此而导致岩石体积的膨胀,于是在地
表就能观测到地壳形变。微小破裂的发展一方面使岩石的物理性质如岩石密度、
弹性等发生变化;另一方面,还将使地壳中包含的水、气、汽、油等各种流体
开通其活动和流通的渠道。随着孕震区岩石应力应变增长,介质物理性质变化
和地下流体活动的增强,可以观测到地震活动性、地壳形变、地下水、地下气
体、地球电场、磁场、重力场等各种观测量的变化。在临近地震发生前还可以
观测到地下水位、水质等的突变,地声、地光、电磁波干扰、动物习性异常等
一系列宏观异常变化。我们把这些与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有密切联系的异常现象
称之为地震前兆。因此地震是有前兆的。
10.什么叫地光、地声?
地光一般是指地面或低空的自然发光现象,从成因上讲是地壳运动造成的。我
国海城、龙陵、唐山、松潘等地震时及地震前后都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发光现象。
地光多伴随地震、山崩、滑坡、塌陷或喷沙冒水、喷气等自然现象同时出现,
常沿断裂带或一个区域作有规律的迁移,且与其他宏观微观异常同步,其成因
总是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且受地质条件及地表和大气状态控制,能对人或动、
植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地声,顾名思义是指地下发出的声音。因为地震多
伴生地声出现,有人则将其称为“震声”,但不论从历史文献记载还是从现今
调查资料来看,还有大量有声无震的情况,因此“震声”一词意义稍嫌狭窄了
些,还是地声一词较妥。地声是地下岩石的结构、构造及其所含的液体、气体
运动变化的结果,有相当大部分地声是临震征兆。掌握地声知识就有可能对地
震起到较好的预报预防效果。
11.地震灾害有哪些特点?
1) 地震灾害严重程度与地震震级的大小、震源深度的深浅,震中距离的远近、地
震动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密切关系;
2) 地震灾害的次生灾害尤为严重,如火山;
3) 内陆直下型地震灾害严重;
4) 地震灾害持续的时间长;
5) 地震灾害的突发性强灾害程度大;
6) 地震灾害影响面广;
7)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地震灾害严重;
8) 灾害因社会和个人防灾意识不同而不同;
9) 地震灾害对城市生命线工程破坏大。
家用电器使用的放火
家庭失火应急十要
火灾逃生自救九大要诀
地震概念常识
热心网友
震级是衡量地震放出能量的大小,楼上绝大多数答非所问,这和烈度是关系不大的.
热心网友
小于三度:人无感受,只有仪器能记录到;
◢三度:夜深人静时人有感受;
◢四—五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六—七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九—十度:房倒屋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