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1:0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7 21:45
在“初悟”阶段只是认清问题并决心去解决它们。许多资深设计师都表达过同样的意思,即搞清问题是他们创造的前提,换言之,只有当设计师不得不面对问题和种种*时,他们才是最具创造力的。可以看出,这个阶段类似于上文提到的设计研究。无论项目大小,这种早期的研究可能很深入,也可能只是简单的归纳,都是启动创意智慧的重要引擎。“准备”阶段是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需要设计者有意识地投入相当多的精力,来探寻各种创意设想。相对于质量而言,这个阶段更重视方案的数量。不过,经过思考和筛选,即使是草案也不必保留太多方向,否则会引起思维的混乱。“准备”一词也许并不很恰当,事实上,此时设计师已经开始全力地投入宾馆设计了,之所以用这个词,是因为真正的创意还隐藏在大量工作后面。在历经一段紧张细致而艰苦的工作期后,思维进入放松期——“潜伏”阶段,这种思维沉淀对于整个创新过程极有益处,思考者可能在看似不经意和最不可能之处发现了解决之道,这是一种“无意识地努力”,也是设计思维中最神秘的部分。
“启迪”是上述有意识和无意识努力的共同结果,是灵感的闪现。国内大多设计师总是处在繁重的“赶活儿”进程中,让思想“潜伏”下来是极为奢侈,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早期概念缺乏沉淀的过程,通常会使最终方案流于草率和形式的堆砌,甚至发生十分初级的设计错误。真正的“启迪”之后,要在“求证”期去检验、细化和发展这些概念。所谓“求证”是从多方获取评估意见,并参照原初的宾馆设计定位,对相应的设计方案进行有意识的细化和完善。当然,评估后的细化工作将会融合到下面的深入设计阶段中。
以上的创新过程绝不是像文字描述一样相互分离的,即使在“求证”阶段还会经常发现不足,必要的话,可能要重新对宾馆设计的问题进行描述,对设计方向进行定位,甚至重新进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