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周国旗下讲话《怎样学会做人》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周之良 教授说:“人生有两件事,第一是学做人;第二是学做事。我认为学做人更重要。如果你不会做人,只会做事,即便你掌握了若干知识和技能,也未必能把事做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21世纪人才的六项要求:一是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能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三是信息集纳能力;四是口才;五是书写能力;六是专业技能。前两条是关于做人的,后几条才是关于才能的,是按照“做人”放于“才能”之上的绝对原则。也就是说,“成才先得做人。”  
那学做人包含那几方面的内容呢?  1、“做人”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人,作为一般的人,除了必须具有爱心、同情、公正、助人、能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能运用思想、具有社会技能外,还必须塑造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2、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国家光荣的历史,爱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爱与自己有同样命运的同胞。并为自己国家的繁荣富强与民族的兴旺发达而努力。
  3、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学校,爱学校的光荣历史,爱自己每天生活的美丽校园,爱自己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为了学校的荣誉和发展努力学习,积极上进。
著名作家柳青在长篇小说《创业史》中,有一段很有哲理的脍炙人口的名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小学阶段是我们长身体、学知识、炼品格的宝贵时光,你要是不懂得珍惜,让它从身边悄悄的溜走,白白的浪费了,等你以后回过头来看时,后悔也来不及了,中国古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学会做人”要从小事做起。
“莫以善小而不为”。小事都不会做,不愿做,又怎能做大事呢?举些简单的例子:如我们一些同学在离开教室时,明明看见教室里已经没有人了,可他就是不会随手把电灯、电扇关掉,任由电力浪费,怎么能相信你长大了会爱惜公物,爱护国家财产呢?;又譬如预备铃响过了,可有同学还在课室外面慢条斯理地走,或者人虽然进了教室,但却心不在焉,还在那里谈话、玩笔、呆坐,你又怎么培养自己守时、惜时的良好品格呢?再譬如,有些同学因为一些小事就和同学打架,脏话不时的从嘴里蹦出来,你这样又怎么能成为一个讲文明,团结同学的人?  “学会做人”要从自己做起。学做人是自己的事。如果我们现在不懂得尊重父母师长,不能和同学和睦相处,当我们长大后参加工作,走向社会时,又怎么能够礼貌待人,与大家团结协作,完成各项任务呢?哲学家孟德斯鸠说:“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  “学会做人”要从现在做起。
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
同学们必须纠正一个观念,那就是做人是长大以后的事,是将来的事,现在不是考虑的时候。这种想法是极端幼稚和错误的。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