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填报志愿是什么意思 ,第二次填报志愿呢?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第一次填报志愿填写的是考生的一本、二本、三本、专科志愿。如果都没有录取,还有第二次填报志愿也就是补录或者征集志愿的时候。

常规类普通批有三次志愿填报时间,未过一段线的只能参与8月27号开始的常规类普通批第二次志愿填报和九月的第三次志愿填报。

一般情况下,学生填报时,第一志愿会填的比较高,属于那种碰碰运气,只有些许可能报上去的。大胆的试一试的。第二志愿填的符合自己能力的,第三志愿就是保底的,肯定能上的。

热心网友

第一次的志愿填报内容,填报的是提前招生的军事、师范、*类等本科志愿,填报时间靠前,第二次的志愿填报内容,填报的是本科志愿,与高职(专科)志愿,填报时间靠后。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适合的院校和专业。

为了提高志愿的有效率和符合率,使考生在每一批次的录取率有进一步提高,同时,也为了提高录取报到率,高考志愿实行分两次填报的招生办法。

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填报志愿结束后,考生不得以任何理由放弃志愿,不得以自愿放弃为由申请退档。

在填报志愿过程中,对按实考分安排专业的院校或专业,投档分在上一结束分数段及以上的考生已经报满的专业,下面分数段的考生不能再填报。

填报考此种情况院校志愿的考生主要参考实考分实时排名。考生须慎重填报此类院校专业志愿,避免因实考分低导致不被录取、未被所报专业录取或者无法填报,由此造成的结果,由考生自负。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志愿填报

热心网友

■秘籍:1 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需要注意些什么?

李金鹤:我省考生集中填报现象严重,应多渠道收集招生信息

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首先需要注意些什么?李教授认为,考生和家长主要应该注意三点:1、期望值要切合实际,就是要把握考生的实际能力,避免期望太高;2、在填报志愿的时候,眼界要放宽,在专业选择和地域选择上不要过分*,他发现我省的考生偏向报考广东、北京、湖南、湖北这类城市,结果造成部分院校填报出现过于集中的现象;3、要避免犯错误,就是要避免往年填报志愿中出现一些常识性错误和原则性错误。譬如,有些专业对视力有*,不招收色盲、色弱的学生。李教授建议考生和家长要多渠道的收集有关高考招生信息。

■秘籍:2 填考生家长应该如何指导孩子填报志愿?

李金鹤:当好参谋的同时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

李教授说,考生的社会阅历浅,作为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要当好孩子的参谋,但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应该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兴趣。如果孩子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家长可以采取排除法,问孩子不喜欢什么,帮他们明确专业方向。

此外,帮助孩子把握原则、确定报考策略是非常重要的。譬如,像海南一本有三个志愿,在填报时是采取风险性策略冲名牌保底或者是采取稳妥*确保在第一志愿被录取,就应果断做一个策略选择。他个人建议采取稳妥型策略,以确保第一志愿被录取。

■秘籍:3 考生如何才能选好第一志愿呢?

李金鹤:要看往年报考人数多不多,录取人数波动大不大

李教授认为,考生填报志愿的基本原则是立足于第一志愿录取。考生如何才能选好第一志愿?李教授建议,考生认真分析目标院校往年录取数据,计算往年录取线差;查看往年报考人数多不多;录取人数波动大不大等等。在此基础上选择第一志愿院校,确保自己第一志愿能顺利被录取。

当然,不可能人人都被第一志愿录取,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二志愿必须作为保底志愿。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第二志愿的录取概率呢?简单的说,就是要选择那些往年录取过第二志愿的院校,最好是选择往年各年度都录过第二志愿的院校。

■秘籍:4 如何估算高校今年的录取线差?

李金鹤:需要知道院校往年录取数据

李教授说,我省考生作为知道分数后填报志愿,只需要研究目标院校的情况即可。他认为,知分填报志愿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准确判断目标院校今年的录取情况,主要包括录取分数可能有多高、报考人数可能有多少两方面问题。

面对目标院校今年录取情况的判断,需要知道院校往年录取数据。因为往年录取数据是我们判断今年录取情况的重要依据,因此,要注意全面收集目标院校往年录取数据(至少三年)。通过分析,了解目标院校往年录取线差是多少。所谓的录取线差是院校当年最低录取分数与该院校在该省所在招生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差值(即:某年录取线差=当年最低录取分数-当年相应批次控制分数线)。考生可通过往年录取线差与自己高出今年相应批次控制分数线分数进行比较。

■秘籍:5 填考生和家长应该如何看待冷热门专业?

李金鹤:行行出状元,冷门专业更容易出成果

对于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如何看待冷热门专业这个比较老的热点话题。李教授认为,冷热是相对呈动态变化,现在冷不并代表将来冷,反之一样。他认为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综合自身的实力,不应该把冷热看的太重。李教授称行行出状元,冷门专业更容易出成果,同样竞争也相对小些。

■秘籍:6 考生是优先选择院校还是优先选择专业?

李金鹤:最理想的情况是院校和专业都能优先

在填报志愿时,考生是优先选择院校还是优先选择专业?对此,李教授认为,这同样是要取决于考生的综合实力,最理想的情况是院校和专业都能优先。但对于大多数专业信息比较明显的考生,他建议优先选择专业,哪怕院校的档次较低些;对于专业方向不明显的考生,他则建议优先选择院校。

■秘籍:7 “贴线”考生在填报上有何技巧?

李金鹤:“贴线”考生回避和别人竞争好院校

假设某省一本线是520分,考生的分数正好520分,或稍稍多一点,刚贴线。对于这种紧贴每个批次的“贴线”考生在填报上有何技巧吗?李教授建议这样的考生,可根据标准分,推算一下自己在全省的排名,然后与目标院校往年最低录取分录取的那个考生名次做个比较。

同时,李教授认为,“贴线”考生在选择一本院校志愿时,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按照通常的填报思维方式去和别人竞争好院校,应回避一下。第一志愿院校就应该选择往年在第一志愿没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这样报,录取机率会大些。

热心网友

第一次就是指第一批本科,就是一本,全国的一本学校只要在你那里招生就可以报;第二次就是第二批本科,全国的二本学校只要在你那里招生就可以报

热心网友

一冲,二保,三稳。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