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监控体系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1.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制度

(1)建立工作日志制度

建立完整的工作日志表,每个作业人员每天必须按要求填写工作日志,将每天的工作内容全面、完整的记录下来,并由作业组长签名认可。

(2)建立自互检制

建立完整的自互检表,每个作业人员作一幅图都要进行100%的自检,并将自检结果和修改处理结果如实、完整的记录下来,由作业组长签名认可。在自检的基础上,由项目负责人安排其他作业人员进行60%以上的互检,并将互检结果和修改处理结果如实、完整的记录下来,由作业组长签名认可。

(3)抽检制度

每幅图完成后,由项目负责抽取10%进行检查,并确保检查内容全部符合质量要求。

(4)阶段性检查制度

对建库的每个阶段性成果要进行严格检查把关,如图件扫描矢量化后的图元检查;属性录入后的图元、属性一致性检查等。

2.数据库质量

主要检查如下内容的数据质量:

(1)数据结构检查

检查各单位提供的数据与设计所要求的数据结构之间的差别。

(2)属性数据检查

数据库数据的完整性与规范性、代码使用的准确性。尤其数据库中的与储量内容相关的数据,从地质角度检查数据内容填写的合理性与正确性,以及数据录入内容准确程度。对于部分重要的资源储量数据要检查是否录选。

3.图形数据质量

实现了图形矢量化以及空间数据图形和非空间数据特征属性的联结,建立了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即完成了储量核查空间属性数据库的初步建立。为保证质量必须,进行数据的自我检查(>100%)和互相检查(>60%)。图形数字质量检查内容包括:

(1)图形内容检查

矿区核查成果平面图和剖面图的数据质量是否符合《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技术要求》中的规定,检查图形数据与原始图件一致性。

(2)图层检查

重点检查图形数据的分层,其次,检查图中的套合关系内容内容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拓扑处理、坐标系统属性结构及属性内容、属性表与图元对应关系等。

(3)精度检查

将所有图层添加套合在一起检查套合精度,将各图层分别添加到标准图框中,检查图形精度。

(4)图形质量检查

输出套合在一起的图形请地质人员进行检查,发现错误及时修改补充,直到准确无误。

4.差错率

总错误率小于2%。其中:

图元(包括点、线、多边形、注释)错误率小于1%。

属性(包括文字、图元编号对应、记录个数等)错误率小于2%。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