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9:44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8 02:02
《虎门销烟》、《太平天国》、《武昌》、《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抗日战争》、《抗日战争》、《胜利渡长江》。
《虎门销烟》,描述了鸦片战争前夕,1839年6月3日,群众在虎门销毁鸦片的事迹。浮雕上,愤怒的群众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运到海边,倾倒在放有石灰的窖坑里销毁,一股股浓烟从石灰池上升起。
《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主义*的序幕,它提出*、经济、民族、男女四大平等的口号,严重地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在这幅浮雕上,一群拿着大刀、梭镖、锄头,扛着土炮的汉族壮族人民的儿女,正从山坡冲下来,*的旌旗在迎风飘扬。
《武昌》,深夜,的新军和市民,摧毁了湖广总督府门前的大炮,正向总督府里冲去。总督府内熊熊的火焰冒向天空;总督府的牌子,被打断在阶前;撕碎了的清朝的龙旗,被践踏在地下。辛亥*,结束了二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
《五四运动》,这是中国民主*由旧民主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的转折点。浮雕的画面显示出学生们齐集于天安门前举行爱国 示威*的情景。一群男女青年学生,举着“废除*密约”的旗帜,慷慨激昂地来到天安门前。
《五卅运动》,1925年5月30日,上海群众一万多人在南京路上举行反帝国主义大示威,英国巡捕向徒手群众开*射击,死伤多人。
《南昌》,画面从一个连队的角度来表现这一伟大的情景。1927年8月1日早晨,一个指挥员挥着左手向战士们宣布,士兵们举着的信号——马灯,光辉的红旗举起来了,战马在呼啸,劳动人民在帮助搬运子弹,战士们激昂地高呼着。
《抗日战争》,浮雕上显现出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区敌后游击战的场面。远远望去,在一座雄伟峻峭的半山腰里,游击队员们正穿过高大的树林和茂密的青纱帐,去和敌人战斗。
《胜利渡长江》,这是十幅浮雕中最大的一幅。*认为不能逾越的天堑长江,被英勇无敌的人民*胜利地渡过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8 02:03
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层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分别以“虎门销烟”、“金田”、“武昌”、“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为主题。在“胜利渡长江”的浮雕两侧,另有两幅以“支援前线”、“欢迎中国人民*”为题的装饰性浮雕。浮雕高2米,总长40.68米,浮雕镌刻着170多个人物形象,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特别是在中国*党领导下28年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