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三杯鸡的由来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0:34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2 04:05

三杯鸡是江西宁都的传统名菜,它的来历与民族英雄文天祥有关。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江西吉水人)抗元被俘,广大人民群众十分悲痛。一天,一位七十多岁老婆婆手拄拐杖,提着竹篮,篮内装着一只鸡和一壶酒,来到关押文天祥的牢狱,祭奠文天祥。老婆婆意外的见到文天祥,悲喜交集,原来外传文天祥已被杀害,她是前来祭祀文丞相的。她见文丞相还活着,后悔没带只熟鸡,只好请求狱卒帮忙。那狱卒本是江西人,心中也很钦佩文天祥,老婆婆的言行使他深受感动。想到文天祥明天就要遇害,心里也很难过,便决定用老婆婆的鸡和酒,为文天祥做一次象样的菜肴以示敬仰之情。于是,他和老婆婆将鸡宰杀,收拾好,切成块,找来一个瓦钵,把鸡块放钵内,倒上米酒,加点盐,充做调料和汤汁,用几块砖头架起瓦钵,将鸡用小火煨制。过了一个时辰,他们揭盖一看,鸡肉酥烂,香味四溢,二人哭泣着将鸡端到文天祥面前。文丞相饮酒汤,食鸡肉,心怀亡国之恨,慷慨悲歌。第二天,文天祥视死如归,英勇就义,这一天是十二月初九。

后来,那狱卒从大都回到老家江西,每逢十二月初九这一天,必用三杯酒煨鸡祭奠文天祥。因此菜味美,便在江西一带流传开来。逐渐成为名菜,许多大酒店小餐馆为了改善口味,又将三杯鸡稍作改动:即一杯甜酒、一杯酱油、一杯麻油。用这三杯佐料和鸡块一并倒入沙钵内,然后加入少许凉水,生火慢煨,直至肉烂为止。其色香味俱全,鲜美无比。

第二种说法

三杯鸡流传数百年,在赣中赣南等地广为传播,而真正的发源地是万载县。据传,万载县城康乐城郊,有姐弟二人相依为命。有一年大旱引发饥荒,弟弟提出,与其在家坐以待毙,不如外出谋生。他离家那天,姐姐把家中仅剩的一只三黄鸡杀了烧好,为之送行。穷家也找不出什么调料,就把橱里仅剩的食油、酱油、酒,同鸡块一起放在砂锅里烧焖。一个时辰过去了,不想满屋浓香扑鼻,吃来鲜美无比。后来,弟弟流落到宁都县城,在一家饮食店帮工,东家见他做事勤勉,为人诚实,就招为女婿。过了一些年,弟弟回万载把姐姐接来一起住。他念念不忘当年离家时姐姐做的那道菜,要求姐姐重做一遍。后来,这道菜经过加工整理,成了店家招待顾客的当家菜,令过往客人赞不绝口。于是,广泛传播到了商旅行脚、官宦子弟、布衣人家。流传数百年的“三杯鸡”已经成了赣菜的一道经典制作。

由来3:
200多年前,江西宁都县有一对父母双亡,相依为命的姐弟。一天,弟弟要出外学生意。临行前,姐姐将自养不到一年的母鸡宰了,剁成小块,用一个带盖的土钵装上。顺手用小茶盅往钵里倒了一杯酱油、一杯猪油、一杯米酒,但忘了往钵子里加水,就端在灶上烧。过了一会,一股浓郁香味扑鼻而来,鸡也烂了,色也上了,汤也干了,味道既鲜又美。隔壁的官厨,闻香而来,一尝拍案叫绝。细究其由后,官厨信口名之:"三杯鸡",故此得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2 05:39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您好,我这边正在为您查询,请稍等片刻,我这边马上回复您~

你好,很荣幸为您解答哦。三杯鸡是江西宁都的传统名菜,它的来历与民族英雄文天祥有关,是赣菜的一道经典制作。三杯鸡这道菜色泽酱红、原汁原味,色香味俱全。

南宋末期,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元被俘。一位江西的老婆婆得知文天祥即将被杀,就带了一只鸡和一壶酒来狱中探望他。在一位狱卒老乡的帮助下,老婆婆见到了文天祥。她把带的鸡收拾好切成块,在瓦钵中倒上三杯米酒,用小火煨制。一个时辰后,两人把鸡肉端到文天祥面前,他心怀亡国之恨吃完了最后这顿饭。这个狱卒回到老家江西宁都后,每逢文天祥祭日,必用这道菜祭奠他。后来,厨师将三杯酒改成一杯甜酒酿、一杯酱油、一杯猪油,而且用江西宁都特产的宁都黄鸡做原料,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三杯鸡了。2008年,这道菜还入选了奥运主菜单。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对我的回答满意的话,麻烦动动手指给个赞哦~谢谢~祝您生活美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2 07:31

你好!!

一: 三杯鸡的由来:

三杯鸡的历史有几种说法, 下面详细说说:

三杯鸡是江西宁都的传统名菜,它的来历与民族英雄文天祥有关。

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江西吉水人)抗元被俘,广大人民群众十分悲痛。一天,一位七十多岁老婆婆手拄拐杖,提着竹篮,篮内装着一只鸡和一壶酒,来到关押文天祥的牢狱,祭奠文天祥。老婆婆意外的见到文天祥,悲喜交集,原来外传文天祥已被杀害,她是前来祭祀文丞相的。她见文丞相还活着,后悔没带只熟鸡,只好请求狱卒帮忙。那狱卒本是江西人,心中也很钦佩文天祥,老婆婆的言行使他深受感动。想到文天祥明天就要遇害,心里也很难过,便决定用老婆婆的鸡和酒,为文天祥做一次象样的菜肴以示敬仰之情。于是,他和老婆婆将鸡宰杀,收拾好,切成块,找来一个瓦钵,把鸡块放钵内,倒上米酒,加点盐,充做调料和汤汁,用几块砖头架起瓦钵,将鸡用小火煨制。过了一个时辰,他们揭盖一看,鸡肉酥烂,香味四溢,二人哭泣着将鸡端到文天祥面前。文丞相饮酒汤,食鸡肉,心怀亡国之恨,慷慨悲歌。第二天,文天祥视死如归,英勇就义,这一天是十二月初九。

后来,那狱卒从大都回到老家江西,每逢十二月初九这一天,必用三杯酒煨鸡祭奠文天祥。因此菜味美,便在江西一带流传开来。逐渐成为名菜,许多大酒店小餐馆为了改善口味,又将三杯鸡稍作改动:即一杯甜酒、一杯酱油、一杯麻油。用这三杯佐料和鸡块一并倒入沙钵内,然后加入少许凉水,生火慢煨,直至肉烂为止。其色香味俱全,鲜美无比。

第二种说法

三杯鸡流传数百年,在赣中赣南等地广为传播,而真正的发源地是万载县。据传,万载县城康乐城郊,有姐弟二人相依为命。有一年大旱引发饥荒,弟弟提出,与其在家坐以待毙,不如外出谋生。他离家那天,姐姐把家中仅剩的一只三黄鸡杀了烧好,为之送行。穷家也找不出什么调料,就把橱里仅剩的食油、酱油、酒,同鸡块一起放在砂锅里烧焖。一个时辰过去了,不想满屋浓香扑鼻,吃来鲜美无比。后来,弟弟流落到宁都县城,在一家饮食店帮工,东家见他做事勤勉,为人诚实,就招为女婿。过了一些年,弟弟回万载把姐姐接来一起住。他念念不忘当年离家时姐姐做的那道菜,要求姐姐重做一遍。后来,这道菜经过加工整理,成了店家招待顾客的当家菜,令过往客人赞不绝口。于是,广泛传播到了商旅行脚、官宦子弟、布衣人家。流传数百年的“三杯鸡”已经成了赣菜的一道经典制作。

三杯鸡的制作方法:

1、所谓“三杯”,是一杯油、一杯酱油、一杯自己酿制的米酒。
2、这杯油并不是普通的色拉油,而是用葱爆香后的麻油。
3、这道菜的关键并非这“三杯”,秘方之一是要混合适量麦芽糖和冰糖,熬制六七个小时的糖汁。
4、秘方之二是具有特殊的香味和腥味的炸扁鱼干。
5、九层塔是制作三杯鸡不能不放的一味“猛料”。九层塔是东南亚一带制作菜肴必不可少的香料之一,属于薄荷家族的成员,集薄荷叶与柠檬叶的香气于一身但又不同于二者,在三杯鸡中起到的作用和做汤时放入香菜的作用类似但不可或缺。
6、吃完后,盆底不会剩下任何汁水,才是正宗的。

三杯鸡做法:

【主 料】 鸡一只
【调 味 料】 幼砂糖,糯米酒,酱油,葱,姜,蒜,熟猪油,麻油
【制作过程】

第一步:鸡的处理

1.选鸡:一只一公斤左右的母鸡,一定要选用土鸡(没有生蛋的母鸡),万载康乐三黄仔鸡尤佳;
2. 宰鸡:宰杀放净血,放入70℃左右热水中浸烫,去净羽毛、爪皮、嘴壳,用清水洗净并用刀在颈部开小口,取出气管、食管,再从腹部开口取出内脏;
3.鸡肫剖开去杂物,鸡肝去胆,鸡心挤净淤血;
4.将鸡沿脊骨剖开,再斩成1.5厘米见方的大丁,将肝、肫、心分别切成鸡丁同样大小的丁。

第二步:三杯羹的制作

幼砂糖一杯,糯米酒一杯,酱油一杯,倒在一起拌均至幼砂糖完全溶解;
提示:
1. 幼砂糖是指比我们平常炒菜用的砂糖体积更小的糖,如果没有,那用砂糖也可以,不过溶化的时间就会长一些;
2. 如没有糯米酒用一做菜用的白酒也可。

第三步:制作

1.生姜去皮洗净,切成1厘米见方的指甲片,葱白切成1.5厘米长的段;
2. 烧红锅,下油,放姜片、蒜头爆香,然后放进鸡块,把水分煎干,放入三杯羹烧开;
3.将锅内鸡与卤汁移装入砂锅,以文火焖制。大概每过十分钟翻一次,以防粘锅。大概半个小时炖至收汁即可。

4. 待卤汁收浓,拣去葱、姜,淋入麻油,用盘托砂锅上桌。

做法二:

北京长虹桥西南角兆龙饭店的“青叶”餐厅主厨说是“正版三杯鸡不能不放九层塔,吃完后盆底不会剩下任何汁水”。

他的做法是:

将炒锅烧热后倒入一杯麻油,用葱、姜、鲜红椒,有条件的还可以配少许干葱爆香,再将去掉鸡皮的三黄鸡切成拇指大小的块放入拌炒,待鸡块稍一变色加入一杯酱油和少许的盐,喜欢甜一点的再加些许的白砂糖也很不错,再次翻炒片刻倒入一杯米酒和适量的高汤,等汤汁煮开后关小火加盖焖至全熟,其间,要开盖搅拌一次,使鸡块得以充分、均匀地与调味料接触、吸收。起锅前再放入数片关键的九层塔翻炒两下装盘。不管是闻起来还是吃起来,“青叶”的“三杯鸡”味道就是与别地儿的不同,酱香中渗透着一种奇怪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

谢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2 09:39

三杯鸡由来

200多年前,江西宁都县有一对父母双亡,相依为命的姐弟。一天,弟弟要出外学生意。临行前,姐姐将自养不到一年的母鸡宰了,剁成小块,用一个带盖的土体装上。顺手用小茶盅往钵裏倒了一杯酱油、一杯猪油、一杯米酒,但忘了往韩子裏加水,就端在灶上烧。过了一会,一股浓郁香味扑鼻而来,鸡也烂了,色也上了,汤也
干了,味道既鲜美。隔壁的官厨,闻香而来,一尝拍案叫绝。细究其由后,官厨信口名之:“三杯鸡”,故此得名。

制作方法:用未生蛋的母鸡,斩成小块,置入带盖的沙钵内,加入甜米酒、猪油、酱油、葱、姜、食盐。加盖用小火炯烂(稍留一点汤)。加人味精、香油,用大火收干汤汁迅速上席。要求上席时,钵内吱吱作响,香气、热气弥漫。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