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0:3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4:04
浆糊的制作原料:
淀粉
是从植物中所取出来的,如米、麦、粟、番薯、菱藕等中的含量很多,它白色微有光泽,无味,含有部分水,加热到100摄氏度则水尽行逸去,但如仍露置于空气中,日久仍能渐次吸收空气中的水份而回复原状。它不溶于水、酒精及醚中,但如与水共热至50度左右,其细胞膜即破裂,膨胀长透明浆糊状物,如加热至160 度以上时即变为糊精。制浆糊所用的淀粉,以小麦淀粉及大米淀淡化为最佳,因为这两种的粘着力较其它种淀粉为强。
液体石碳酸
即将九份固体石碳酸放在水浴上加热使其全部熔融后,再加入一份蒸馏水,随加随拌至全部均匀即成。石碳酸为无色细长的针状结晶,有特殊臭味,如露置于空气中,日久后能吸收水份而京戏成玫瑰红色,其腐蚀性极强,皮肤触及即被腐蚀变为白色。是将四份水置容器中,然后将一份的浓硫酸徐徐滴入即成。制取稀硫酸或使用硫酸时均必须严格注意到,必须将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否则,如以水注入硫酸中必致发生巨量的热能而发生爆烈声,往往溅及皮肤至蒙其害,有时甚至于因容器受热不住而致于爆炸。纯硫酸是无色油状的液体,曾因绿矾蒸馏而取得,故称为矾油。完全无水的硫酸如遇冷却起结晶,市售的硫酸都不是纯的,普通都含有5—7%的水,还含有各种杂质,如氢氧化合物、砷、铅等,故均呈暗褐色,而非无色。硫酸吸收水份能力甚强,与水混合即起巨量的热,故千万不能将水滴入浓硫浆糊酸中而致爆裂。硫酸的用途极广,为一切酸类之冠,不仅为实验室中重要试剂,且为化学工业的原料,如*、盐酸、炸药、颜料等的制造,以及石油的精炼等工业中,均需应用硫酸。
甘油为三价的洒精
常与高难度级脂酸混合而存于动物界中。甘油是制造肥皂时的副产品,将此项副产品提炼出后再蒸馏使浓,加入骨炭使脱色即成市售的甘油。纯甘油为无色、澄明的浓稠液体,无臭、味甘,与水及洒精交能任意混和,但不溶于醚、氯仿及二氧化碳中,置空气中能吸收水份而不发生任何化学变化,也不蒸发,如加热则成黄褐色的烟雾而飞散,不再有固体物质存留。甘油能溶解皮肤色质,故用以制化妆品以保肤,工业上用以制造防腐剂、药品、油墨以及炸药等。
糊精
是淀粉的分解产物,依理只要将淀粉加热至160度以上即可得,但工业上均应用淀粉加酸热法制取,其方法即是取淀粉10 份,加1份10%的稀*调匀、晒干,然后置油浴上加热至140度至150度左右,取其一部分入水使成水溶液,然后取碘溶液少许加入,如已呈葡萄酒似的红色即可取出,筛出应用。在此温度下制成的颜色洁白即白色糊精,如再继续加热或时间加长或温度加高,则所制成的即变为*而成*糊精,糊精即为白色或*无晶形的干燥粉末,能溶于等量的水中,粘着力极强。
化学浆糊制造配方:
面粉100、清水100、浓硫酸2、甘油1—5、水杨酸3、酒精少许。先交浓硫酸徐徐注入清水中,使之变成稀硫酸,再将面粉徐徐加入,以竹棍搅拌至溶解均匀,如有小块即以指揉破,使成薄糊状,再放在炉火上慢慢加热,不断搅拌到渐成透明的液体时,再加甘油和以酒清溶解了的水杨酸,冷却后即可装瓶。
白色糊精20、明矾30、水30、甘油2、液体石碳酸1。
淀粉1、水7、明矾0.3、防腐剂(如石碳酸)及香料各少许。以上均采用热制法,每公斤淀粉可制成160克的浆糊约30盒,经济效益显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4:05
将面粉首先调成稀湿稠糊状,再根据面米的多少用锅渗水(浆糊不能煮干了)将水烧开至80度左右后再将调成面糊状至入锅中,这时要用勺不停的搅拌,避免生锅,待面糊达到100度时就可以了,再用容器装好,冷却后即是面糊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4:05
搞一小点糯米粉加适量的水煮开,然後不停的搅动即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4:06
把面粉放在锅里面放点水 别放太多 一边熬一边搅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4:06
用大米或者面粉熬成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