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的画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0:11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6 23:44

已知直线l 和直线外一点A,求作过A点并平行于l 的直线. 以大于A到l 距离的长度为半径,以A为圆心画圆弧r,交直线l于B点.以B为圆心,相同半径画圆弧,在相同方向上交直线l 于C点.以C为圆心,相同半径画圆弧,交圆弧r于D点.(非B点)连接A、D,则所作直线AD就是所求的直线.

证明:由作图过程可知,AB=DC,AD=BC,所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D//BC.

拓展资料
几何中,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也永不重合)的两条直线(line)叫做平行线(parallel lines)。
平行线是公理几何中的重要概念。欧氏几何的平行公理,可以等价的陈述为“过直线外一点有唯一的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而其否定形式“过直线外一点没有和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或“过直线外一点至少有两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则可以作为欧氏几何平行公理的替代,而演绎出于欧氏几何的非欧几何。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如若a∥b,b∥c,则a∥c。

尺规作图:初中阶段“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
过直线a外一点P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利用三角板的平移画平行线,其画法可以总结为:“一放”、“二靠”、“三移”、“四画”。
1、一放:放三角板,把直角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落在已知直线a上,使之与直线a对齐重合;

2、二靠:靠直尺,把直尺紧靠在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上;

3、三移:直尺固定不动,使三角板沿着直尺移动,使其边与直线外已知点P重合;

4、四画:沿三角板过已知点P的直角边画出直线,所画直线为所求,与已知直线平行。

扩展资料:

过直线外一点有唯一的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判定性质: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过直线a外一点P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还可以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转化为尺规作图做与已知角相等的角来完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7 01:02

利用三角板的平移画平行线,其画法可以总结为:“一落”、“二靠”、“三移”、“四画”。 一落:三角板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 二靠:靠紧三角板的另一边放上另一块三角板;
三移:使第一块三角板沿着第二块三角板移动,使其经过原直线的一边经过已知点; 四画:沿三角板过已知点的一边画出直线.这时所画直线就一定与已知直线平行。

拓展资料:
平行线的意义:在初中阶段,定义为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在高等数学中的平行线的定义是相交于无限远的两条直线为平行线,因为理论上是没有绝对的平行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7 02:37

平行线是数学里面的一个概念
关于两条直线,在一个平面上只有两种关系,一种是永远不会相交,就是所谓的平行,一种就是相交于一点,也就是不平行。
平行就是指两条直线,永远都不会相交,不管这条线延伸到多长,都是没有办法相交到一点的。
所以通过肉眼,我们就能看出来两条线是不是平行。
比如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的对边都属于平行线
再比如平行四边形和菱形,他们的对边也都是平行线。
我们在画平行线的时候,要注意两条线之间任何对应的两点,它们之间的距离是一样的
只有你保证了这一点,画出的两条线才能够完全的平行
实际上,平行线这个概念主要是在几何里面做证明题用的
你画图的时候没有必要画的那么仔细,只,只要看不出来他们两个有一个是斜着的,就可以说他俩是平行的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7 04:28

我们认识了平行,画平行线也是一个需要掌握的技能呀,可是书本上没有教我们怎么画,是不是很难呢?
其实,最早书本是有介绍画法的,后来删去了,你看:

既然,教材编者们怕累着同学们,那么老师们出练习时,最好要在格子图或者点子图中要求大家画平行线,那样就比较简单了。
不过,实际上画平行线是一个大家都得掌握的基本招数,就算教材中不要求,咱们了解一下基本方法,也是应该的,所以今天的微课,呆瓜就给大家介绍一些画平行线的好方法,其实它们有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保证两条直线之间处处相等,这样画出的就自然是平行线了:

看完这个微课,我们给同学们留的练级任务很简单,那就是拿起纸笔,用你喜欢的方法画出一组平行线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7 06:36

用两个直尺
一个直尺和线垂直放
另一个直尺和直尺垂直放,然后往下平移
然后顺着直尺划线。。。
就是平行线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