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贸现状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1)上海
这是个金融城市,外贸业相当发达,但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相当高.所以按楼主的说法.新手 + 非外贸专业 + CET4 在外贸方面如果想做国际业务,不用说,那确实是有难度的,可能真的不适合你.但如果觉得自己比较聪明,想问题很快,口才也还好的话,可以试着去做内贸,其实内贸的性质跟外贸差不多,只是服务对象不同罢了.说到一些外贸证,我是专业学国际贸易的,外贸学的不咋的,只是英语好点罢了,对于报关证,压根都想过要考,因为通过率太低,考了也是浪费钱.不过大学三年我还是考了个单证员证,出来工作两年了,事实证明那个证一点用都没有,早知道就不考了,还花了那么多钱,哎...

2)深圳
深圳是个大工厂,外贸公司也多,在这里对人才的要求肯定就是没上海高的,我在这里呆了两年,比较清楚.像你这样的情况,如果非要做外贸的话,或许这里更适合你.在这里做外贸老板不会看重你的学历,这里是一个只要你行你就行的地方.我一朋友情况跟你一样,不过她还是进了一家外贸公司,英语CET4其实已经够了,因为跟客户的来往邮件中发来发去就那么几个单词,那么几句话,闭着眼睛都能打出来了.你的工作就是把公司产品的一些专业术语掌握,了解了产品.即使是CET4,做外贸是不成问题的.

大家都说外贸行业就业形势严峻,但我却不这么认为,我很多同学都在外贸公司,他们公司招业务的一大把,现在很多公司想招人还招不到呢,我始终觉得,找工作不是什么形势的问题,还是那句话: 只要你行你就行

热心网友

我也不算什么外贸前辈,但是我跟你的情况很相似,我也不是外贸专业的,现在在做外贸业务员,如果你们不自己报关,是不需要你有报关证的,现在一般都是委托货代来做报关的,外贸做的好的有最后自己出来soho的,当然也有做了两三年一个单子都没有的,这个要看你自己能不能坚持了。而且你没有学过外贸,在出单的时候流程方面肯定是薄弱的,如果有人带你还好,如果没有的话,那么就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自己扛。什么行业都一样,工作也是围城。如果你真的想做,不防试试,你是个男生,又年轻,有何妨?

热心网友

  从目前的情况看,
  上海的外贸经济、航运等建设步伐在国内也是比较领先的,上海外贸进出口业务正以每年数百亿美元的增幅扩张

  物流方面,上海作为长三角的纽带,在海运,空运都有较强的硬件与软件实力,世界著名物流企业在上海都设有分公司,如海运的COSCO,马士基,MSC,APL等,空运有DHL,UPS,连邦等,并且配合外高桥保税区等自由贸易区,以及外高桥物流园区等发展第三发物流。带动整个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

  外贸是一个很大的体系,不好解释。
  晨报记者丁利民通讯员叶超报道今年1-11 月,本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021.71亿美元,同比增长56.05%,其中出口448.69亿美元,同比增长54.4%,提前25个月实现了本市“十五”规划期末,2005年400 亿美元的年度出口额目标。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经贸理论教研室主任徐海宁教授称,上海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美元,这一成绩是在整个中国外贸增长的大背景下实现的。入世以来,整个中国包括
  上海,外贸都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徐海宁教授同时提醒,也要关注外贸进出口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外贸的出口产品结构,机电产品一直占据了较大比重,机电产品大多是为*公司加工,属于加工贸易、贴牌生产,很少有原创产品,产品的附加值有限。

  你再看看下面链接里的 应该对你有帮助

参考资料:http://www.sxaefi.cn/news_next.asp?id=432

热心网友

英语其实不管多少级,主要是你能和老外说上话!就可以了!现在什么证都不及某一行业的经验重要!你自己也知道,现在什么证,用钱买不到?
我有个同学面试,说了自己什么证都有,那老板一说,小伙子,你这些证我10分钟全可以搞定!汗吧!
报关员证呢,现在不行了,以后都是向计算机方面高科技,都不需要人填单子了,你说,你还怎么故意填单赚一些灰色收入!而且这样做,你要知道,你随时有进去蹲监狱的一天!以前是吃香,因为各方面不规范啊!漏洞多!海关也有*的人,吃回扣当然多了!听我的,这是夕阳职业!你愿意听培训班吹所谓的高薪,那我没办法!
培训班不吹,别人不去报名,它靠什么吃饭?

外贸这几年应该还是可以的!中国至少十几年之内都很难从出口型大国变成内销大国。老百姓没钱,都存着,现在看病贵,物价高,买房贵,股市起伏不定!这是事实!所以,说什么消费大国,这是媒体吹出来的!还是要靠一定的出口的!
所以,还是有前景可言!加油吧!相信自己就行!

热心网友

迄今为止,上海外贸企业在海关总署的著作权备案数字为0!在海关总署的专利权备案只有区区60件,占海关总署专利权备案总数的4.38%;商标备案仅273件,占商标备案总数的9.42%。这组来自上海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外贸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这组数据显示出上海外贸企业的知识产权“软肋”:企业对产品在出口过程中,是否发生对别国的专利侵权并不知情,而进口产品是否对中国产品构成侵权,也一无所知。
目前,国际经贸活动中的知识产权竞争日趋激烈。继DVD风波、摩托车风波后,中国又将面临数码产品的专利之争。不少专家认为,要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上海外贸企业一要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产品拥有市场,二要突破过去已有的专利创造市场。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提醒外贸企业,应尽快学会游戏规则,利用游戏规则在国际市场上发展壮大。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