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壶内胆的涂层是什么东西?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好二三四

暖水瓶瓶胆由双层玻璃制成,夹层中的两面镀上银、铝、铜等金属。中间抽成真空,瓶口有塞子,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瓶内的温度。盛热水的通常叫暖水瓶;盛冷食的通常叫冰瓶。

暖水壶是日常用品,外面有竹篾、铁皮、塑料等做成的壳,内装瓶胆。

热心网友

暖水瓶涂层是镀的银,如果内胆破了,银膜不会挥发。

暖水瓶胆用双层玻璃做成,两层玻璃都镀上了银,能把热射线反射回去,这就断绝了热辐射的通路。而内胆的两层玻璃之间抽成真空,就破坏了对流传导的条件。瓶盖选用不容易传热的软木塞,隔断了对流传热的通路,通过这三方面的作用,热就可以长久地保留下来。

其中的重要角色是银,它的熔点是961.93℃,沸点是2212℃,物理性质还是非常稳定的,日常普通的环境温度根本不足以让银挥发到空气中,可以放心使用。

扩展资料

银的离子以及化合物对某些细菌、病毒、藻类以及真菌显现出毒性,但对人体却几乎是完全无害的。20世纪初期,人们也曾把银币放在牛奶里,以此来延长牛奶的保鲜期。银的杀菌机制长期以来一直为人们所争论探讨,但至此还没有确凿的定论。

银虽然对身体几乎无害,但长期接触银金属和无毒银化合物也会引致银质沉着症。因为身体色素产生变化,皮肤表面会显出灰蓝色。虽无毒性,但仍会影响外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暖水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银

热心网友

暖瓶内胆里面是汞也就是水银,那东西有剧毒。现在不过关的暖瓶喝水的时候有一股水银味,对人的身体非常有危害。检验暖瓶的质量,除了看保温就是看有没有水银味,这个可以喝出来的。不同的厂家生产地暖瓶水银味不一样。质量好的暖瓶应该感觉不到水银味,有非常难以接受的水银味的暖瓶对人身体健康非常有危害,这是一个很容易让人们忽略的问题,质量不好的暖瓶对人们可以说是慢性自杀。

热心网友

保温瓶的核心部件是瓶胆。制造瓶胆需经以下4个步骤:①瓶坯制备。保温瓶用的玻璃材质属常用的钠钙硅酸盐玻璃。取均匀无杂质的高温玻璃液,在金属模具中分别吹成壁厚为1~2mm的玻璃内瓶坯和外瓶坯(见玻璃制造)。②制胆坯。内瓶置于外瓶之中,瓶口连封成一体,并在外瓶底设置供镀银
暖水瓶部件
、抽气操作的导管,这种玻璃构造体称为瓶胆坯。制玻璃瓶胆坯主要有拉底封口法、缩肩封口法和腰接封口法 3种。拉底封口法是将内瓶坯割口,外瓶坯割口割底,内瓶从外瓶底端套入并用石棉塞镶垫固定,再将外瓶底收圆封闭,接小尾导管,两瓶口部熔封。缩肩封口法是将内瓶坯割口,外瓶坯割口,内瓶从外瓶上端套入并用石棉塞镶垫固定,外瓶缩径收成瓶肩并熔封两瓶口,接小尾导管。腰接封口法是将内瓶坯割口,外瓶坯割口并把腰部割成两段,内瓶放入外瓶,将腰部重新熔接,接小尾导管。③镀银。将一定数量银氨络合物溶液和作为还原剂的醛类溶液通过小尾导管灌入瓶胆坯夹层中,进行银镜反应,银离子被还原沉积在玻璃表面形成一镜面银膜薄层。④抽真空。将已镀银层的双层瓶胆坯的尾管与真空系统连接,加热至300~400℃,促使玻璃释放出所吸附的各种气体和残余水分。同时用真空泵抽气,瓶胆夹层空间的真空度达10-3~10-4mmHg时熔封尾管。

这个百度就能得到答案的

热心网友

制造银镜需要消耗大量贵重的银,因此目前制镜技术正朝着真空镀铝(铝镜)或离子真空镀膜(钨镜或钛镜)方向发展。但后者要求设备复杂、技术难度大且厂家一次性投资大,而且目前镀层的面积有限(如受离子真空镀膜机容积所局限),因此目前仍广泛采用镀银技术。
水银是不可能的 因为水银在常温下是液态
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热心网友

保温瓶里面在60年代以前是镀银层,工业上用葡萄糖的银氨反应给暖水瓶镀银。将一定数量银氨络合物溶液和作为还原剂的醛类溶液通过小尾导管灌入瓶胆坯夹层中,进行银镜反应,银离子被还原沉积在玻璃表面形成一镜面银膜薄层,
现在是在真空中,用铝蒸气镀上去的。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