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诉讼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即人民*,依照法律规定,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解决讼争的活动。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经济纠纷提起诉讼,适用《民事诉讼法》解决纷争。
当我们与保险公司对是否理赔与理赔金额有分歧时,且该矛盾无法调和,这时就可以依法诉讼。然而诉讼是有时效的,且不同保险的诉讼时效也不一样,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保险各险种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保险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应按照我国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解释:截至2017年10月1日,原民法通则规定的二年或者一年诉讼时效期间已经届满,那么保险诉讼时效已过;截至2017年10月1日,已经开始保险诉讼,但未届满原民法通则规定的二年或者一年诉讼时效,可以自愿申请延长至三年诉讼时效。2017年10月1日开始,保险诉讼时效为三年。
但要注意,上述所说的保险各险种诉讼时效是命中民事责任,且不包括人寿保险的。人寿保险的诉讼时效见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二十六条 人寿保险以外的其他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险人请求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
人寿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五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
买保险之前,你一定要知道这些!到*:财秘笔记(rong360licai)回复【保险】获取保险知识大全。
热心网友
李铁燕律师解答: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有关社会保险诉讼时效的相关法律问题。1、要求补办社保手续、补缴社保费是没有时效*的。因为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办理社保手续、缴纳社保费是其法定的义务,用人单位不为职工办理社保手续、缴纳社保费违反的是国家强制性规定,不适用时效制度。
另外,从《最高人民*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三)项:劳动者退休后,因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而发生的争议而向*起诉,*应当受理。
可见因社保而发生的争议不受时效*。
2、因社保而发生的争议一般来说作为行政机关处理更恰当些,而行政机关处理可以肯定是不受时效*。
因而你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其责令用人单位补办社保手续、补缴社保费,并对用人单位给予一定的处罚,若劳动监察部门不作为或乱作为,你可以劳动监察部门为被告向*提起行政诉讼。
热心网友
诉讼时效
依据
时间的长短和适用范围分为一般诉讼时效和
特殊诉讼时效
。
《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的:“向人民*请求保护
民事权利
的
诉讼时效期间
为二年,
法律
另有规定的除外。”这表明,我国一般
民事诉讼
的一般诉讼时效为二年。
《民法通则》141条规定:“法律对时效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规定。”特殊时效可分为以下三种:
一、短期时效。短期时效指诉讼时效不满两年的时效。我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下列时效为一年: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2、出售
质量
不合
规格
的
商品
未声明的;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被损坏的。”其他还有如《担保法》中规定的“连带责任保证的
保证人
与
债权人
未约定保证人承担
保证责任
的,债权人有权自主
债务
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等。
二、长期诉讼时效。长期诉讼时效是指诉讼时效在两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诉讼时效。
三、
最长诉讼时效
。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
《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人民*不予保护”。根据这一规定,最长的诉讼时效的期间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权利
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效最长也是二十年,超过二十年,人民*不予保护。
时效具有强制性,任何时效都由法律、
法规
强制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对时效的延长、缩短、放弃等约定都是无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