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拼音:fú jī 占卜方法。又称扶箕、扶鸾。 扶乩起于中国古代,最早见于刘宋刘敬叔《异苑》,时人通常在正月十五,在厕所或猪栏边迎接紫姑神,凭偶像的跳动,卜未来蚕桑。 宋代的《梦溪笔谈》亦有提及扶箕,当时迎厕神紫姑己是风尚,降神日期亦不只限于正月十五晚。 到了宋代降笔的不限于神仙、道士,也可是古代名人,《夷坚三志》壬卷三《沈承务紫姑》写召迎紫姑之法:“以箕插笔,使两人扶之,或书字于沙中。”扶箕渐成文人闲暇之事。
热心网友
这个,扶乩,读音是Fu(二声) Ji(一声) 《辞海》的解释是:一种迷信,扶即扶架,乩指卜以问疑……,也叫扶箕、扶鸾,与扶乩相似的迷信,世界各地都有。 在《中华道教大辞典》里,它的解释:扶乩是古代“天人交通”术的一种,又名扶鸾……。英文为Sciomancy或Planchette Writing意即箕占、筛占、乩占等。扶乩的最早纪录见于我国东晋时期,唐时传入日本,由日本传入荷兰,再由荷兰传入欧美各国,在日本叫做“灵子术”,西方国家称扶乩的板为“维吉板”,研究扶乩的组织叫“灵学会”,能够组织扶乩和与神交流的人称“神媒”或“灵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