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养生要注意什么 大雪养生应温补为主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大雪节气养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防寒保暖,护头暖胸健脚

冬季属阴,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非常必要的。寒冷的大雪节气,首先要根据气候的变化适当增减衣服;戴顶帽子、配条围脖、穿双保暖鞋不失为防寒的最佳选择。

其次,患有心脑血管病关节炎消化系统疾病的病人,更要注意防寒保暖,外出时要穿一点的外衣。身体不舒服时,应该主动到医院检查。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二、多饮防燥

大雪节气,室内气候干燥,虽然冬季排汗、排尿量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要水分滋养,才能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新鲜蔬菜减少,会造成维生素B缺乏而诱发口角炎。

因此,冬季应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由于室内外干燥,空气湿度很低,一定要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保证器官正常的新陈代谢,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即常说的“8杯水”,一杯约300毫升)。

三、温补粥养

在此节气,人们在饮食习惯上,可以进补了。进补时在饮食上,适当多吃大蒜、韭菜、辣椒、生姜、香菜、洋葱、山药、桂圆、栗子及杏脯等性属温热的食物,以助御寒。不过,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由于天气干燥再加上饮食不当,很容易使人上火并患口疮,还要注意控制数量。

同时,注意少吃肉食,多吃蔬菜和温性水果,宜多喝粥。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粥、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服用。

四、通风早睡

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因此,在保持室内正常温度的同时,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室内空气污染,健脑提神;冬季里日短夜长,阳气底下,夜间尤甚。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因此,要坚持早卧迟起,不要熬夜,不要过早起床晨炼,“必待日光”。

五、调神护眼

冬季“阴盛阳衰”,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大雪节气要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

许多疾病,是由于情志引起的。例如,因为情绪不稳和起居无规律易引发青光眼——一种致盲眼病,此病多在冬季寒冷的月份发作,其症状有:眼痛、眼胀、视力减退,并伴有头痛、恶心等症状。

故平时一定要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兴奋;注意起居要有规律,不在黑暗处久留,防止瞳孔扩大引起眼压增高;晴朗的天气下,适度参加户外活动,因为这样可增加眼底血管氧气的供应减少血液中二氧化碳的聚集避免眼压升高;气候寒冷的恶劣天气里,要尽量减少外出以减少对眼部的影响。

热心网友

大雪养生应温补为主,但需要注意的是进补要因人而异,且食疗只是进补的一方面,除此之外,还应该通过养防寒、起居、精神等综合调养来达到养生进补的目的。

1、冬天可以适当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以补充因天寒而消耗的能量,益气补血,滋养身体。

2、适当多吃些牛肉、兔肉和羊肉等中医认为属性偏温的肉类,有助于增强机体抗寒能力。对于寒性体质的人,在烹饪这些肉类时,还可以适当放些葱、蒜、生姜、辣椒等辅助食材,提高这些肉类温补的功效。

3、大雪节气,我们应注意风邪和寒邪的侵入,尤其是头部和脚部。这是因为,一些疾病的发生,与不注意保暖有很大关系。

4、晨练最好在9点后。运动以温暖全身或有些许微汗为宜。可选择动作幅度较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跳绳、爬楼梯、散步、太极拳等,在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活动。

热心网友

大雪节气养生注意事项
一:天冷防风寒,围巾别离身。
二:养阴多喝水,睡觉少穿衣。
三:多吃点萝卜。
大雪是进补的上好机会,但不可太过或乱补,尤其今年终之气是阳明燥金在泉,是个燥冬,用性味温润的补品为好,以助阳气生发。如果平时就是阴虚、湿热、痰湿体质,这个冬天可能会不大好过了,稍补就就生“内火”:皮肤干燥、口腔溃疡、便秘……
还好,白萝卜可“消食祛痰癖”。好东西吃得多,吃下去用不完就上火生痰了,萝卜这时候就要用上。生吃清热化痰,熟食益脾顺气。特别是吃多了补品上火时,一杯白萝卜汁效果是最好的。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