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煲多久才不怕嘌呤高?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如果是煲肉汤,时间以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为最佳,这样既能保证口感,也能保证营养。时间过长会增加汤中嘌呤的含量,进而增加痛风的风险,同时食物中的营养也会慢慢流失。

如果是炖骨头汤或猪蹄汤,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也不要超过3个小时。蔬菜汤以食材稍微变软最佳。熬汤前,将肉类、菜类分别用沸水焯一下,可有效减少嘌呤和草酸含量。



煲汤时常犯的几个错误

1、加水少。水是煲汤的关键,它既是传热的介质,更是食物的溶剂。一般情况下,煲汤时的加水量应至少为食材重量的3倍。如果中途确实需要加水,应以热水为好,不要加冷水,这样做对汤的风味影响最小。

2、早加盐。盐放太早会使肉中的蛋白质凝固,不易溶解,也会使汤色发暗,浓度不够。盐放得晚并不会影响汤的味道,反而还能使肉质保持鲜嫩。所以最好在快出锅时再加盐。

3、汤大沸。煲汤时,开始时应该先用大火将汤煮开,然后转为文火煲汤。因为大火会使肉中的水分流失过快,导致其口感变差。控制火候以汤微微沸腾为好。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关于煲汤的这些误区你中招了吗、人民健康网--嘌呤高、盐分高 老人喝汤别太多

热心网友

汤煲多久和嘌呤没有关系。

嘌呤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5H4N4,无色结晶,在人体内嘌呤氧化而变成尿酸,人体尿酸过高就会引起痛风。海鲜,动物的肉的嘌呤含量都比较高,所以,有痛风的病人除用药物治疗外(医治痛风的药物一般对肾都有损害),更重要的是平时注意忌口。



嘌呤食物相关疾病:

嘌呤经过一系列代谢变化,最终形成的产物(2,6,8-三氧嘌呤)又叫尿酸。嘌呤的来源分为内源性嘌呤80%来自核酸的氧化分解,外源性嘌呤主要来自食物摄取,占总嘌呤的20%,在正常情况下,体内产生的尿酸,2/3由肾脏排出,余下的1/3从肠道排出。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