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楼市最新法规!与你利益相关的4大看点!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如果说年底刚刚提出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是房地产酝酿变革的开始,那么将使这一变革逐渐成为现实。有时候,人们可能不会感觉到巨大的变化,但是站在漫长的历史中,大家会发现,在过去的20年中,房地产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贡献不可低估,但是我们也将告别过去,向未来招手。这些变化也表明,房地产本身的功能正在逆转,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趋势正迎来新时代,那么,楼市最近都有哪些利好降临呢?
一、楼市最近都有哪些利好降临呢?
1、权威机构发布报告显示,市场供大于求,房价下跌概率加大。居心不良者明年房价翻倍的谣言,不攻自破。
今年市场持续降温,房价涨幅收窄,下跌城市逐渐增多,住房供求比接近1:1,住房供需已达平衡。报告还预测到,商品房将会供大于求,房价下跌压力加大,利好明年购房者。
现在房价居高不下,空置率高企是主因。如果后续国家加快推出房地产税、空置税等*,对于抑制房价,稳定房地产市场,将会大有裨益。
2、二手房下跌城市连续四个月增多,房价下跌不再是传说,房产造富神话破灭,炒房客彻底死心。
有人在鼓吹明年房价上涨,但是眼下市场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10月,统计的70个大中城市中,连续四个月有20+城市二手房价格下跌,尤其是10月份,房价下跌数量达到峰值35个,四大一线城市中的北京上海广州均在列。自此,房价下跌不再是传说。
怪不得最近很多炒房客都抱怨,这两年炒房赚不到钱,二手房现在不仅有价无市,其实很多城市已经在悄悄下跌了。过去房产是名副其实的造富神器,但随着*的持续深入,房价预期严重不足,刚需持币观望大幅增加,楼市还将进一步降温,炒房客可以彻底死心了。
3、央行年底重申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发展的手段,定调明年楼市走向,对房价构成利空。
央行再次重申房不刺经的确让人意外。释放的信号依然很强烈:一方面,旨在告诉大家,房地产这个夜壶不会重启,明年楼市定位还是稳。但不放开*,地产就没有多少发展的机会,购房者的预期也会更进一步降低,因此整体而言对房价构成利空。
另一方面,意在告诉所有人,不靠房地产拉动经济,明年对楼市的*就会继续进行下去,有极个别城市通过人才等新政对*进行微调,是正常的,更是一城一策的最好体现,购房者不要太敏感,更不要胡思乱想。
4、党媒发声回应喊话炒房客:彻底放弃房幻想,地产疯狂难再复制。
此前也有人搬出城市化进程推动、3亿农民进城有支撑、地方财政需要等论据,鼓吹房价上涨,鼓动大家买房。但是党媒经济日报迅速发声进行否定了:不仅称这三个观点站不住脚,而且直言告诫炒房投资客和抱有幻想的人彻底放弃房价上涨幻想,踏踏实实做好实业。
二、装修房子的省钱技巧
1、制定合理省钱的装修方案
有些设计师或者装修公司会在报价单加些可有可无的项目,赚钱嘛,这时候业主要细心,适当删去没必要的项目,但是切忌主材质量和人工费这方面是省不了的。
2、把钱花在刀刃上
装修也分主次,次要项目可以用便宜些的材料。另外用料前要提前设计比较,知道不同材料的利弊,不然容易出现因为选材错误而产生的损失。
3、淡季装修
淡季装修,材料折扣大,工人不会那么紧缺,此时建材价格、人工费都会便宜一些。梅雨季节一般是装修淡季,有人会担心气候对于施工的影响,如油漆干透时间长,时间长就长些吧,省钱啊。
4、避免装修浪费
提前确定好设计方案,后期少做改动,不然材料报废又要花钱买;根据图纸、实际需求按量购买材料,不造成浪费。还有一点是,在签订合同时要加注条款分清责任,避免施工队自己用料浪费的现象出现。
5、简约装修
既然预算有限,那家装风格最好以简约为主,设计不要太复杂繁琐,比如花哨的吊顶就不要了。
文章已经给大家详细分析了关于楼市最近都有哪些利好降临呢的全部信息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房地产即将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最大特点是房屋不再具有投资价值,只需要为了居住买房就可以,想买房赚钱致富,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这是大势所趋。

热心网友

楼市4大利好来临,可能包括:
1. 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住建部表示今年要大力支持首套房,以及支持改善型住房需求,并且明确要“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
2. 在近期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明确提出“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
3. 在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并再次提及推动平台企业降低过高收费,促进互联网平台企业健康发展。
4. 近日,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发布,其中明确提出,“支持居民将住房性消费扩大到家居装饰装修、教育、旅游、健身、养老等方面”。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