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6:2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2 10:30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战国七雄之一的齐的实力。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和校易搜一起看看。
众所周知,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最强大的七个诸侯国的总称。经过春秋时期漫长的霸权战争,周朝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三足鼎立后,赵、魏、韩三足鼎立,田代替了齐国。战国七雄格局正式形成,即秦、楚、齐、燕、赵、魏、汉。战国七雄中,齐在五国分家后默默无闻,却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但是,在五国覆灭之前,齐国是一等一的强国。齐国在位时打败了魏国,使魏国失去了中原霸主的地位。齐国时期,燕国灭亡,秦国争锋。齐昆在位时,曾与秦王赵翔并称东西方皇帝,引起了战国时期其他六国的恐惧。所以,问题来了。全盛时期疆域有多大?
一个
首先,对于齐国来说,春秋时期,也就是它执政的时候,齐国是一个强国,秦、晋、楚鼎立。但齐国的疆域一直局限在山东省内。尤其是春秋时期,在前五霸统治时期,齐国对扩张疆域的兴趣和意愿与楚国明显不同。所以整个春秋时期,齐国的疆域变化不大。然而到了战国时期,也就是田之后,战国七雄之间激烈的合并战争促使齐国顺应了这一潮流。
在此基础上,齐国不仅与楚、魏、秦、赵等大国争夺霸权,而且不断扩大疆域。战国时期,齐国的疆域有两个高峰期。第一次是公元前314年,第二次是公元前286年。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齐国趁机吞并了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公元前286年,齐国吞并了宋国。当时,宋国是战国七雄之外的另一个强国。
二
具体来说,一方面,东周战国时期的*,几乎使颜从战国七雄中消失。齐宣王六年,齐国乘燕国内乱之机,从渤海派出十万大军攻打燕国。炎帝恨之入骨,于是开城迎击齐军。50天内,他们突破了燕都。于是,公元前314年,齐国成功占领了燕国的领土,也就是当时齐国的领土,其中自然包括燕国的领土。
从战国七雄地图可以看出,齐燕的疆域包括山东、河北、辽宁三省,还有北京、天津。在此基础上,齐国的疆域在当时仅次于秦国和楚国,位列战国七雄第三,因为它横跨山东、河北、辽宁、北京、天津四省。至于韩国的疆域,一直是战国七雄的垫底。至于另外两个三晋时期,即魏、赵的疆域,比不上齐、燕疆域之和。
三
但公元前314年,齐国名将牵制齐军失败,导致齐军在燕国境内肆无忌惮,导致燕国全力抵抗并驱逐齐军。再加上赵、秦借机向齐国施压,根本站不住脚,只好带兵回齐。在此基础上,严成功地恢复了国家。至于齐的地盘,自然会大打折扣。当然,齐国吞并燕国,并借此机会将疆域扩大到现在的河北,甚至直指燕国首都,这无疑给燕昭王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是燕昭王积极谋划六国征服齐国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公元前286年,这是燕疆域的又一个全盛时期。虽然在公元前286年,齐国并没有占领
最后,在吞并了宋国的部分领土后,齐国得以将其领土扩展到今天的安徽省和河南省。在宋朝灭亡之前,齐昆曾多次与魏国和楚国作战,尤其是在怀斯夺取了楚国的领土。所以齐国南部一直延伸到江苏省和安徽省北部,齐国西部直接进入河南省腹地,齐国北部一直延伸到河北省甚至京津地区。所以对于公元前286年的齐国来说,疆域包括现在的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江苏五省的部分地区。当然,由于鲁国的存在,齐国的疆域从未覆盖山东全境。
然而,在公元前286年,鲁国被齐国完全包围了。所以齐国地跨五省,仅次于同时期的秦和楚,疆域和赵差不多,仅次于骑射。更重要的是,公元前286年,齐国是战国七雄中人口最多的诸侯国,因为它的疆域以平原为主,也就是人口比较密集,而且还有当时的主要工商业城市,比如定陶、临淄等。这也是齐国被其他六国畏惧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我们都知道,如果不阻止齐国,下一个宋国可能就是我们自己。两年后,齐国在乐毅的版图从鼎盛时期的五省变成了距离这两座城市很远的即墨,也就是在一瞬间跌到了谷底,再也没有恢复,失去了战国末期的声音和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