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过中秋吗?中秋的来历是什么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6:46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2 17:12

没有。

中秋节海外走俏,中国味全球飘香。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日渐提高,越来越多外国人开始了解中国,了解中国节。对美国人来说,春节和中秋都是他们喜欢的节日。

他们喜欢中秋节那令人垂涎欲滴的月饼,和中秋节的美丽传说。在吃月饼的同时,越来越多世界人民知道了嫦娥的故事,还有桂花树、砍树的吴刚,甚至知道广寒宫。

扩展资料

中秋,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节俗丰富,贴近人民生活的本性,体现人与自然协调的理念,是全球华人共享的传统大节,是创造与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它通过周期复现的形式,强化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意识。

同时中秋还是东亚多数国家共享的节日,中秋节日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因此,将中秋作为秋季大节,并给社会假日,让人民有时间、有闲暇来品尝秋天丰收的成果,这对于社会的良性运行、经济活动的开展,都有着现实的积极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中秋节海外走俏 中国味全球飘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2 17:12

有的。

1、越南

中秋节也是越南儿童的一个节日。当晚,孩子们聆听关于阿贵的传说,去看舞狮,有的还得到父亲给他买一个用来舞狮的狮子跟朋友们一起玩耍。 越南孩子在中秋夜均要提鲤鱼灯出游玩耍,还预示长大“跳龙门”之意。 

2、日本

日本传统的中秋节被称为十五夜,也叫中秋名月、芋名月。日本人在赏月的时候吃江米团子,称为“月见团子”。由于这个时期正值各种作物的收获季节,为了对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谢,日本人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日本人也会赏月,称之为“月见”,屋内会陈列赏月团子、芒草、芋等。

扩展资料;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秋节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2 17:12

有!!!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其实,中秋节并非只是中国独有,外国也过中秋节,尤其是受中国文化影响较深的亚洲国家,而且风俗奇异有趣。

日本“月圆节”:

日本人称中秋节为“月圆节”。日本人称中秋节为“月圆节”,而且这样的节日有两个,除农历八月十五日外,九月十三日也是。节日这天,成千上万的居民都穿上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吟唱吆喝,扶老携幼,抬着神龛到庙里去进香。孩子们还到野外采集象征吉祥如意的野草装饰家门,迎来幸福;晚上全家聚集在院子里,摆上瓜果、米团子等供奉月神,然后分食、赏月,聆听老人讲述关于月亮的神话。

朝鲜(专题,图库)“秋夕节”:

朝鲜人称中秋节为“秋夕节”。这一天,他们以松饼为节日食物,家家蒸食并互相馈送。松饼形如半月,用米粉制成,内馅是豆沙、枣泥等,因蒸时垫有松毛而得名。到了晚上,一边赏月,一边进行拔河比赛、摔跤比赛,或者表演歌舞。年轻的姑娘们穿上色彩缤纷的节日盛装,欢聚在大树下做“布伦河”游戏(即荡秋千)。

斯里兰卡“月圆节”

中秋节,在亚洲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是“一年一度”。然而,斯里兰卡的“月圆节”,是按“佛历”习俗流传的,每月当月亮“团圆”时,就要过一次佳节,当然以“中秋”的“月圆节”最隆重。“月圆节”这天,斯里兰卡全国放假。善男信女们早早安排好美味佳肴后,都争先恐后地到寺庙或神堂去听讲经,拜月亮。听拜之后,人们围坐在场院里,就着美食,端坐赏月。直至明月西沉,才燃火掌灯,歌舞娱乐,尽兴而散。

泰国祈月拜八仙

泰国人民把中秋节唤做“祈月节”。这是很名符其实的,且受中国民间文化影响很是明显的。八月十五,节日之夜,各家各户,男女老少都要参拜月亮。人们在大方桌前端坐祈祷,互相祝福。大方桌上,供奉着南海观世音菩萨,面目慈祥,在向祈祷者洒布“大慈大悲”;桌上还供奉着中国民间传说的“八洞神仙”。个个栩栩如生,在向祈祷者传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桌上还摆满了“寿桃”、“月饼”之类美食。据泰国传说,中秋祈月,八仙会带着寿桃到月宫给观音祝寿,菩萨神仙们就会“降福生灵,寿半人间。”

柬埔寨人的“拜月节”

柬埔寨人,在佛历十二月上弦十五日举行传统的“拜月节”。这天清晨,人们开始准备供月礼品,有的采鲜花,有的挖木薯熬汤,有的舂扁米,有的煮甘蔗水,一派欢乐繁忙。晚上,大家把供品放进托盘,将托盘放在房前一张大席子上,静待明月东升。当月上树梢头,人们虔心拜月,祈乞赐福。拜毕,老人把扁米塞进孩子嘴里,直到塞满不能咀嚼时方止。这表示“圆*满”、“和和美美”。大家尽兴品尝美食而散。

越南“中秋节”

越南人农历八月十五也过中秋节,只是以孩子、鲤鱼为贵,显出自己特点。当晚,孩子们聆听关于阿贵的传说。相传阿贵得到仙树后,未遵仙训,用污水浇树,结果仙树腾空飞上月宫,阿贵因手拉树根,也被带往受责。晚上彩灯齐放,传说是条鲤鱼成精后害人,包公为救民用纸扎了鲤鱼灯以镇之。于是,越南人,尤其孩子在中秋夜均要提鲤鱼灯出游玩耍,还预示长大“跳龙门”之意哩!

缅甸辉煌的“光明节”

缅甸人在8月的“月圆日”要大张灯火,以庆祝“光明节”的光临。节日之夜,万家灯火,亮若白昼,到处是“不夜城乡”。天上皓月,地上明灯,照耀缅甸一片光明。缅王每年亲自主持庆祝活动。国王还要在卫队和文武百官簇拥下,出宫观灯并举行盛大施舍。各地还要通宵达旦放电影、演出话剧、木偶戏、跳舞唱歌,佛塔内还有大规模的布施斋饭等活动,好不热闹。

坦桑尼亚 “月圆节”

在坦桑尼亚,每当公历九月的月圆之夜是坦桑尼亚的“月圆节”,各家各户的大门都轻轻地打开,人们静悄悄地走出家门,来到空旷处,围成一个个圆圈,默默地坐下。直到皎洁的月亮高悬中天,人们才打破沉默,开始热烈地交谈,并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欢渡一年一度的节日。

在坦桑尼亚,关于“月圆节”的来历还有一段古老的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外敌曾入侵这块富饶的土地,这天正值月圆时节,当地人被外敌追杀,*逃进了一片森林藏身。敌人追赶到森林边,却不见一个人影,只见一片明月高照的森林,耳边不时传来一阵阵秋风吹动树叶的哗哗声。此时,敌人误认为林中埋伏着大批军队,不敢贸然进入密林之中,只好匆忙撤离。而善良的人们也终于免于一场灾难。为了纪念这个月圆之夜,后人便将每年公历九月的这一天定为“月圆节”。时至今日,人们仍然依照古老的习惯,围坐在皓月之下庆祝这一值得纪念的节日

日本“十五夜”

在日本,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被称为“十五夜”或“中秋名月”。日本人在这一天同样有赏月的习俗,在日语里称为“月见”。日本的赏月习俗来源于中国,在1000多年前传到日本后,当地开始出现边赏月边举行宴会的风俗习惯,被称为“观月宴”。与中国人在中秋节的时候吃月饼不同,日本人在赏月的时候吃江米团子,称为“月见团子”。由于这个时期正值各种作物的收获季节,为了对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谢,日本人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虽然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废除了农历,改用阳历,但是现在日本各地仍保留着中秋赏月的习俗,一些寺院和神社在中秋节还要举办专门的赏月会。

老挝“月福节”

老挝称中秋节为“月福节”。每逢中秋节到来时,男女老少也有赏月的风俗。夜晚,青年男女翩翩起舞,通宵达旦。

伊朗“麦赫尔干节”:

伊朗人称中秋节为“麦赫尔干节”。这一天是伊朗太阳历的七月十六日。节日期间,人们都以品尝各种丰收果实为乐,隆重的庆祝活动持续六天才结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2 17:13

日本“月圆节”

日本人称中秋节为“月圆节”。日本人称中秋节为“月圆节”,而且这样的节日有两个,除农历八月十五日外,九月十三日也是。节日这天,成千上万的居民都穿上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吟唱吆喝,扶老携幼,抬着神龛到庙里去进香。孩子们还到野外采集象征吉祥如意的野草装饰家门,迎来幸福;晚上全家聚集在院子里,摆上瓜果、米团子等供奉月神,然后分食、赏月,聆听老人讲述关于月亮的神话。

越南“中秋节”

越南人农历八月十五也过中秋节,只是以孩子、鲤鱼为贵,显出自己特点。当晚,孩子们聆听关于阿贵的传说。相传阿贵得到仙树后,未遵仙训,用污水浇树,结果仙树腾空飞上月宫,阿贵因手拉树根,也被带往受责。晚上彩灯齐放,传说是条鲤鱼成精后害人,包公为救民用纸扎了鲤鱼灯以镇之。于是,越南人,尤其孩子在中秋夜均要提鲤鱼灯出游玩耍,还预示长大“跳龙门”之意哩!

朝鲜“秋夕节”

朝鲜人称中秋节为“秋夕节”。这一天,他们以松饼为节日食物,家家蒸食并互相馈送。松饼形如半月,用米粉制成,内馅是豆沙、枣泥等,因蒸时垫有松毛而得名。到了晚上,一边赏月,一边进行拔河比赛、摔跤比赛,或者表演歌舞。年轻的姑娘们穿上色彩缤纷的节日盛装,欢聚在大树下做“布伦河”游戏(即荡秋千)。

斯里兰卡“月圆节”

中秋节,在亚洲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是“一年一度”。然而,斯里兰卡的“月圆节”,是按“佛历”习俗流传的,每月当月亮“团圆”时,就要过一次佳节,当然以“中秋”的“月圆节”最隆重。“月圆节”这天,斯里兰卡全国放假。善男信女们早早安排好美味佳肴后,都争先恐后地到寺庙或神堂去听讲经,拜月亮。听拜之后,人们围坐在场院里,就着美食,端坐赏月。直至明月西沉,才燃火掌灯,歌舞娱乐,尽兴而散。

泰国祈月拜八仙

泰国人民把中秋节唤做“祈月节”。这是很名符其实的,且受中国民间文化影响很是明显的。八月十五,节日之夜,各家各户,男女老少都要参拜月亮。人们在大方桌前端坐祈祷,互相祝福。大方桌上,供奉着南海观世音菩萨,面目慈祥,在向祈祷者洒布“大慈大悲”;桌上还供奉着中国民间传说的“八洞神仙”。个个栩栩如生,在向祈祷者传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桌上还摆满了“寿桃”、“月饼”之类美食。据泰国传说,中秋祈月,八仙会带着寿桃到月宫给观音祝寿,菩萨神仙们就会“降福生灵,寿半人间。”

柬埔寨人的“拜月节”

柬埔寨人,在佛历十二月上弦十五日举行传统的“拜月节”。这天清晨,人们开始准备供月礼品,有的采鲜花,有的挖木薯熬汤,有的舂扁米,有的煮甘蔗水,一派欢乐繁忙。晚上,大家把供品放进托盘,将托盘放在房前一张大席子上,静待明月东升。当月上树梢头,人们虔心拜月,祈乞赐福。拜毕,老人把扁米塞进孩子嘴里,直到塞满不能咀嚼时方止。这表示“圆*满”、“和和美美”。大家尽兴品尝美食而散。

缅甸辉煌的“光明节”

缅甸人在8月的“月圆日”要大张灯火,以庆祝“光明节”的光临。节日之夜,万家灯火,亮若白昼,到处是“不夜城乡”。天上皓月,地上明灯,照耀缅甸一片光明。缅王每年亲自主持庆祝活动。国王还要在卫队和文武百官簇拥下,出宫观灯并举行盛大施舍。各地还要通宵达旦放电影、演出话剧、木偶戏、跳舞唱歌,佛塔内还有大规模的布施斋饭等活动,好不热闹。

坦桑尼亚“月圆节”

在坦桑尼亚,每当公历九月的月圆之夜是坦桑尼亚的“月圆节”,各家各户的大门都轻轻地打开,人们静悄悄地走出家门,来到空旷处,围成一个个圆圈,默默地坐下。直到皎洁的月亮高悬中天,人们才打破沉默,开始热烈地交谈,并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欢渡一年一度的节日。

在坦桑尼亚,关于“月圆节”的来历还有一段古老的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外敌曾入侵这块富饶的土地,这天正值月圆时节,当地人被外敌追杀,*逃进了一片森林藏身。敌人追赶到森林边,却不见一个人影,只见一片明月高照的森林,耳边不时传来一阵阵秋风吹动树叶的哗哗声。此时,敌人误认为林中埋伏着大批军队,不敢贸然进入密林之中,只好匆忙撤离。而善良的人们也终于免于一场灾难。为了纪念这个月圆之夜,后人便将每年公历九月的这一天定为“月圆节”。时至今日,人们仍然依照古老的习惯,围坐在皓月之下庆祝这一值得纪念的节日

老挝“月福节”

老挝称中秋节为“月福节”。每逢中秋节到来时,男女老少也有赏月的风俗。夜晚,青年男女翩翩起舞,通宵达旦。

伊朗“麦赫尔干节”

伊朗人称中秋节为“麦赫尔干节”。这一天是伊朗太阳历的七月十六日。节日期间,人们都以品尝各种丰收果实为乐,隆重的庆祝活动持续六天才结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2 17:14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外国人没有过中秋节这一说法,但是应该也会很快乐的过这一天吧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