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7:04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02:23
按照原理分为:管退式、导气式和*机后坐式三大类。
一、管退式原理。
是指*管和*机组合在一起,发射后*管*机共同后退,是最早使用的自动原理之一。又分为长后坐管退、短后坐管退两种。
长后坐在后退过程中*管与*机始终不分离,直到后退过程结束才开始分离。短后坐不一样,它的*管只后退一小段距离,就与*机分离,剩余动作由*机惯性完成。著名的马克沁机*就采用*管短后坐原理。
二、导气式原理。
这是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类方式。它通过*管上的导气孔,输出部分火药气体,推动*机运动。分为:长活塞行程、短活塞行程以及导气管式。
长活塞行程,活塞与*机是一体的,一块运动。代表作有苏联的AK系列步*、美国M60通用机*等。
短活塞行程,活塞与*机是分开的,活塞只运行一段距离,剩下的动作由*机惯性完成。比如德国G36*族,我国的81式步*等。
而导气管式,没有活塞,火药气体通过导气管直接作用在*机框上,*机框后退完成一系列动作。代表作有美国的M16步*等。
三、*机后退式。
就是*管不动,只有*机后退完成动作。分为自由*机与半自由*机。
自由*机,*管与*机不扣合,依靠*机质量和复进簧阻力阻止弹壳过快后退。
半自由*机在自由*机的基础上,增加了延迟后退装置,比如说滚珠延迟,摩擦延迟等。德国MP5冲锋*就是滚珠延迟半自由*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02:23
自动*械的行动方式一般分三大类:反冲式、气动式和后坐式。
1、反冲式,子弹发射药产生的气体余压,向前将弹头推出*管,同时向后的推力作用于弹壳,直接将*机后推,以进行自动退壳与上膛。
2、气动式,利用子弹中的发射药击发后所产生的高压气体,经过*管上的导孔来推动连结*机的结构活塞,活塞连动*机,将弹壳抛射出去,然后自动装入下一发子弹。也即,子弹产生的高压气就是*支与*机自动/半自动运作的动力。现代自动*械多采用导气式系统。
3、后坐式,利用*管后坐力带动机构动作的自动原理。采用这种原理的*械*管可以在机匣上前后移动,子弹发射产生的后坐力推动*管后坐,带动*机等其他组件运动完成自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