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辛弃疾的诗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6:42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21 05:41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为赋新词强说愁。 ——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稻花香里说丰年。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东风夜放花千树。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 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却道天凉好个秋。 ——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 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 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 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蛾儿雪柳黄金缕。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 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宝马雕车香满路。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不尽长江滚滚流。 ——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 辛弃疾《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 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1、《青玉案 元夕》元宵节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
2、《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描写夏天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
3、《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爱国诗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
4、《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宋·辛弃疾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5、《鹧鸪天·一片归心拟乱云》

宋·辛弃疾

一片归心拟乱云,春来谙尽恶黄昏。不堪向晚檐前雨,又待今宵滴梦魂。...
6、《鹧鸪天·困不成眠奈夜何》

宋·辛弃疾

困不成眠奈夜何!情知归未转愁多。暗将往事思量遍,谁把多情恼乱他?...
7、《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宋·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8、《鹧鸪天·翠竹千寻上薜萝》

宋·辛弃疾

翠竹千寻上薜萝。东湖经雨又增波。只因买得青山好,却恨归来白发多。...
9、《鹧鸪天·唱彻阳关泪未乾》

宋·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乾。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10、《鹧鸪天·枕簟溪堂冷欲秋》

宋·辛弃疾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11、《西江月·千丈悬崖削翠》

宋·辛弃疾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 ...
12、《鹧鸪天·著意寻春懒便回》

宋·辛弃疾

著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
13、《鹧鸪天·水底明霞十顷光》

宋·辛弃疾

水底明霞十顷光。天教铺锦衬鸳鸯。最怜杨柳如张绪,却笑莲花似六郎。...
14、《鹧鸪天·漠漠轻□拨不开》

宋·辛弃疾

漠漠轻阴拨不开。江南细雨熟黄梅。有情无意东边日,已怒重惊忽地雷。...
15、《鹧鸪天·有甚闲愁可皱眉》

宋·辛弃疾

有甚闲愁可皱眉。老怀无绪自伤悲。百年旋逐花阴转,万事长看鬓发知。...
16、《鹧鸪天·白苎新袍入嫩凉》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17、《鹧鸪天·莫上扁舟向剡溪》

宋·辛弃疾

莫上扁舟向剡溪。浅斟低唱正相宜。从□犬吠千家白,且与梅成一段奇。...
18、《鹧鸪天·陌上柔条初破芽》忧国忧民

宋·辛弃疾

陌上柔条初破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19、《鹧鸪天·春日平原荠菜花》

宋·辛弃疾

春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後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酒易赊。...
20、《鹧鸪天·千丈清溪百步雷》

宋·辛弃疾

千丈清溪百步雷。柴门都向水边开。乱云剩带炊烟去,野水闲将白影来。...
21、《鹧鸪天·敧枕婆娑两鬓霜》思乡诗

宋·辛弃疾

敧枕婆娑两鬓霜。起听檐溜碎喧江。那边云筋销啼粉,这里车轮转别肠。...
22、《西江月·宫粉厌涂娇额》

宋·辛弃疾

宫粉厌涂娇额,浓妆要压秋花。西真人醉忆仙家。飞佩丹霞羽化。十里芬...
23、《西江月·人道偏宜歌舞》

宋·辛弃疾

人道偏宜歌舞,天教只入丹青。喧天画鼓要他听。把著花枝不应。何处娇...
24、《鹧鸪天·翰墨诸君久擅场》

宋·辛弃疾

翰墨诸君久擅场。胸中书传许多香。苦无丝竹衔杯乐,却看龙蛇落笔忙。...
25、《鹧鸪天·万事纷纷一笑中》

宋·辛弃疾

万事纷纷一笑中。渊明把菊对秋风。细看爽气今犹在,惟有南山一似翁。...
26、《鹧鸪天·点尽苍苔色欲空》

宋·辛弃疾

点尽苍苔色欲空。竹篱茅舍要诗翁。 花余歌舞欢娱外,诗在经营惨淡中...
27、《鹧鸪天·病绕梅花酒不空》

宋·辛弃疾

病绕梅花酒不空。齿牙牢在莫欺翁。恨无飞雪青松畔,却放疏花翠叶中。...
28、《鹧鸪天·石壁虚云积渐高》

宋·辛弃疾

石壁云积渐高。溪声绕屋几周遭。 自从一两花零乱,却爱微风草动摇。...
29、《鹧鸪天·自古高人最可嗟》

宋·辛弃疾

自古高人最可嗟。只因疏懒取名多。居山一似庚桑楚,种树真成郭橐驼。...
30、《西江月·秀骨青松不老》

宋·辛弃疾

秀骨青松不老,新词玉佩相磨。灵槎准拟泛银河。剩摘天星几个。奠枕楼...
31、《西江月·画栋新垂帘幕》

宋·辛弃疾

画栋新垂帘幕,华灯未放笙歌。一杯潋滟泛金波。先向太夫人贺。富贵吾...
32、《西江月·风月亭危致爽》

宋·辛弃疾

风月亭危致爽,管弦声脆休催。主人只是旧时怀。锦瑟旁边须醉。玉殿何...
33、《西江月·贪数明朝重九》

宋·辛弃疾

贪数明朝重九。不知过了中秋。人生有得许多愁。惟有黄花如旧。万象亭...
34、《西江月·一柱中擎远碧》

宋·辛弃疾

一柱中擎远碧,两峰旁倚高寒。 横陈削就短长山。莫把一分增减。 ...
35、《西江月·堂上谋臣帷幄》战争诗

宋·辛弃疾

堂上谋臣帷幄,边头猛将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与曰可。此日楼...
36、《西江月·且对东君痛饮》

宋·辛弃疾

且对东君痛饮,莫教华发空催。琼瑰千字已盈怀。消得津头一醉。 ...
37、《西江月·剩欲读书已懒》

宋·辛弃疾

胜欲读书已懒,只因多病长闲。听风听雨小窗眠。过了春光太半。 ...
38、《西江月·金粟如来出世》

宋·辛弃疾

金粟如来出世,蕊宫仙子乘风。清香一袖意无穷。洗尽尘缘千种。 ...
39、《西江月·八万四千偈後》

宋·辛弃疾

八万四千偈后,更谁妙语披襟。纫兰结佩有同心。唤取诗翁来饮。 ...
40、《西江月·粉面都成醉梦》

宋·辛弃疾

粉面都成醉梦,霜髯能几春秋。来时诵我伴牢
41、《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爱国诗

宋·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
42、《水调歌头·折尽武昌柳》

宋·辛弃疾

折尽武昌柳,挂席上潇湘。二年鱼鸟江上,笑我往来忙。富贵何时休问,...
43、《水调歌头·造物故豪纵》

宋·辛弃疾

造物故豪纵,千里玉鸾飞。等闲更把,万斛琼粉盖颇黎。好卷垂虹千丈,...
44、《水调歌头·万事到白发》

宋·辛弃疾

万事到白发,日月几西东。羊肠九折歧路,老我惯经从。竹树前溪风月,...
45、《水调歌头·上古八千岁》

宋·辛弃疾

上古八千岁,才是一春秋。不应此日,刚把七十寿君侯。看取垂天云翼,...
46、《水调歌头·酒罢且勿起》

宋·辛弃疾

酒罢且勿起,重挽史君须。一身都是和气,别去意何如。我辈情钟休问,...
47、《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讽刺诗

宋·辛弃疾

我饮不须劝,正怕酒尊空。别离亦复何恨,此别恨匆匆。头上貂蝉贵客,...
48、《水调歌头·头白齿牙缺》

宋·辛弃疾

头白齿牙缺,君勿笑衰翁。无穷天地今古,人在四之中。臭腐神奇俱尽,...
49、《水调歌头·相公倦台鼎》

宋·辛弃疾

相公倦台鼎,要伴赤松游。高牙千里东下,笳鼓万貔貅。试问东山风月,...
50、《水调歌头·四坐且勿语》

宋·辛弃疾

四坐且勿语,听我醉中吟。池塘春草未歇,高树变鸣禽。鸿雁初飞江上,...
51、《鹧鸪天·谁共春光管日华》

宋·辛弃疾

谁共春光管日华。朱朱纷纷野蒿花。闲愁投老无多子,酒病而今较减些。...
52、《鹧鸪天·占断雕栏只一株》

宋·辛弃疾

占断雕栏只一株。春风费尽几工夫。 天香夜染衣犹湿,国色朝酣酒未苏...
53、《鹧鸪天·翠盖牙签几百株》

宋·辛弃疾

翠盖牙签几百株。杨家姊妹夜游初。五花结队香如雾,一朵倾城醉未苏。...
54、《鹧鸪天·浓紫深红一画图》

宋·辛弃疾

浓紫深红一画图。中间更著玉盘盂。 先裁翡翠装成盖,更点胭脂染透酥...
55、《鹧鸪天·鸡鸭成群晚不收》

宋·辛弃疾

鸡鸭成群晚不收。桑麻长过屋山头。有何不可吾方羡,要底都无饱便休。...
56、《鹧鸪天·是处移花是处开》

宋·辛弃疾

是处移花是处开。古今兴废几池台。背人翠羽偷鱼去,抱蕊黄须趁蝶来。...
57、《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宋·辛弃疾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58、《鹧鸪天·一片归心拟乱云》

宋·辛弃疾

一片归心拟乱云。春来谙尽恶黄昏。不堪向晚檐前雨,又待今宵滴梦魂。...
59、《鹧鸪天·趁得东风汗漫游》

宋·辛弃疾

趁得东风汗漫游。见他歌後怎生愁。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
60、《鹧鸪天·叹息频年廪未高》

宋·辛弃疾

叹息频年廪未高。新词空贺此丘遭。遥知醉帽时时落,见说吟鞭步步摇。...
61、《鹧鸪天·戏马台前秋雁飞》

宋·辛弃疾

戏马台前秋雁飞。管弦歌舞更旌旗。要知*清高处,不入当年二谢诗。...
62、《鹧鸪天·水荇参差动绿波》

宋·辛弃疾

水荇参差动绿波。一池蛇影噤群蛙。因风野鹤饥犹舞,积雨山栀病不花。...
63、《鹧鸪天·秋水长廊水石间》

宋·辛弃疾

秋水长廊水石间。有谁来共听潺湲。羡君人物东西晋,分我诗名大小山。...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豪放诗

宋·辛弃疾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
65、《鹧鸪天·上巳风光好放怀》

宋·辛弃疾

上巳风光好放怀。忆君犹未看花回。茂林映带谁家竹,曲水流传第几杯。...
66、《鹧鸪天·去岁君家把酒杯》

宋·辛弃疾

去岁君家把酒杯。雪中曾见牡丹开。而今纨扇薰风里,又见疏枝月下梅。...
67、《鹧鸪天·别恨妆成白发新》

宋·辛弃疾

别恨妆成白发新。空教儿女笑阵人。醉寻夜雨旗亭酒,梦断东风辇路尘。...
68、《鹧鸪天·樽俎风流有几人》

宋·辛弃疾

樽俎风流有几人。当年未遇已心亲。金陵种柳欢娱地,庾岭逢梅寂寞滨。...
69、《鹧鸪天·指点斋尊特地开》

宋·辛弃疾

指点斋尊特地开。风帆莫引酒船回。方惊共折津头柳,却喜重寻岭上梅。...
70、《鹧鸪天·困不成眠奈夜何》

宋·辛弃疾

困不成眠奈夜何。情知归未转愁多。暗将往事思量遍,谁把多情恼乱他。...
71、《鹧鸪天·梦断京华故倦游》

宋·辛弃疾

梦断京华故倦游。只今芳草替人愁。阳关莫作三叠唱,越女应须为我留。...
72、《鹧鸪天·一夜清霜变鬓丝》

宋·辛弃疾

一夜清霜变鬓丝。怕愁刚把酒禁持。玉人今夜相思不,想见频将翠枕移。...
73、《鹧鸪天·木落山高一夜霜》

宋·辛弃疾

木落山高一夜霜。北风驱雁又离行。无言每觉情怀好,不饮能令兴味长。...
74、《鹧鸪天·桃李漫山过眼空》

宋·辛弃疾

桃李漫山过眼空。也宜恼损杜陵翁。若将玉骨冰姿比,李蔡为人在下中。...
75、《鹧鸪天·晚岁躬耕不怨贫》

宋·辛弃疾

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
76、《鹧鸪天·发底青青无限春》

宋·辛弃疾

发底青青无限春。落红飞雪谩纷纷。黄花也伴秋光老,何事尊前见在身。...
77、《鹧鸪天·绿鬓都无白发侵》

宋·辛弃疾

绿鬓都无白发侵。醉时拈笔越精神。爱将芜语追前事,更把梅花比那人。...
78、《鹧鸪天·泉上长吟我独清》

宋·辛弃疾

泉上长吟我独清。喜君来共雪争明。已惊并水鸥无色,更怪行沙蟹有声。...
79、《鹧鸪天·莫殢春光花下游》

宋·辛弃疾

莫殢春光花下游。便须准备落花愁。百年雨打风吹却,万事三平二满休。...
80、《鹧鸪天·翦烛西窗夜未阑》

宋·辛弃疾

翦烛西窗夜未阑。酒豪诗兴两联系。 香喷瑞兽金三尺,人插云梳玉一...
81、《满江红·敲碎离愁》

宋·辛弃疾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
82、《满江红·笳鼓归来》

宋·辛弃疾

笳鼓归来,举鞭问、何如诸葛。人道是、匆匆五月,渡泸深入。白羽风生...
83、《满江红·鹏翼垂空》

宋·辛弃疾

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无物。还又向、九重深处,玉阶山立。袖里珍奇...
84、《满江红·落日苍茫》

宋·辛弃疾

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倦客不知...
85、《满江红·曲几*》

宋·辛弃疾

曲几*,方丈里、君来问疾。更夜雨、匆匆别去,一杯南北。万事莫侵...
86、《满江红·直节堂堂》

宋·辛弃疾

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渐翠谷、群仙东下,佩环声急。闻道天峰...
87、《满江红·照影溪梅》

宋·辛弃疾

照影溪梅,怅绝代、幽人。更小驻、雍容千骑,羽觞飞急。琴里新声...
88、《满江红·可恨东君》

宋·辛弃疾

可恨东君,把春去春来无迹。便过眼、等闲输了,三分之一。昼永暖翻红...
、《满江红·尘土西风》

宋·辛弃疾

尘土西风,便无限、凄凉行色。还记取、明朝应恨,今宵轻别。珠泪争垂...
90、《满江红·天上飞琼》描写雪

宋·辛弃疾

天上飞琼,毕竟向、人间情薄。还又跨、玉龙归去,万花摇落。云破林梢...
91、《满江红·折尽荼》

宋·辛弃疾

折尽荼,尚留得、一分春色。还记取、青梅如弹,共伊同摘。少日对花昏...
92、《满江红·天与文章》

宋·辛弃疾

天与文章,看万斛、龙文笔力。闻道是、一时曾赐,千金颜色。欲说又休...
93、《满江红·倦客新丰》

宋·辛弃疾

倦客新丰,貂裘敝、征尘满目。弹短铗、青蛇三尺,浩歌谁续。不念英雄...
94、《满江红·宿酒醒时》

宋·辛弃疾

宿酒醒时,算只有、清愁而已。人正在、青涂堂上,月华如洗。纸帐梅花...
95、《破阵子·少日春风满眼》

宋·辛弃疾

少日春风满眼,而今秋叶辞柯。便好消磨心下事,莫忆寻常醉后歌。可怜...
96、《破阵子·宿麦畦中雉鷕》

宋·辛弃疾

宿麦畦中雉鷕,柔桑陌上蚕生。骑火须防花月暗,玉唾长携彩笔行。隔墙...
97、《水调歌头·木末翠楼出》

宋·辛弃疾

木末翠楼出,诗眼巧安排。天公一夜,削出四面玉崔嵬。畴昔此山安在,...
98、《水调歌头·唤起子陆子》

宋·辛弃疾

唤起子陆子,经德问何如。万锺於我何有,不负古人书。闻道千章松桂,...
99、《水调歌头·十里深窈窕》

宋·辛弃疾

十里深窈窕,万瓦碧参差。青山屋上,流水屋下绿横溪。真得归来笑语,...
100、《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

宋·辛弃疾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有客骖麟并凤,...
101、《满江红·我对君侯》

宋·辛弃疾

我对君侯,长怪见、两眉阴德。更长梦、玉皇金阙,姓名仙籍。旧岁炊烟...
102、《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宋·辛弃疾

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
103、《水调歌头·落日古城角》

宋·辛弃疾

落日古城角,把酒劝君留。长安路远,何事风雪敝貂裘。散尽黄金身世,...
104、《水调歌头·官事未易了》

宋·辛弃疾

官事未易了,且向酒边来。君如无我,问君怀抱向谁开。但放平生丘壑,...
105、《水调歌头·千里渥洼种》

宋·辛弃疾

千里渥洼种,名动帝王家。金銮当日奏草,落笔万龙蛇。带得无边春下,...
106、《水调歌头·文字觑天巧》

宋·辛弃疾

文字觑天巧,亭榭定风流。平生丘壑,岁晚也作稻粱谋。五亩园中秀野,...
107、《水调歌头·万事一杯酒》

宋·辛弃疾

万事一杯酒,长叹复长歌。杜陵有客,刚赋云外筑婆娑。须信功名儿辈,...
108、《水调歌头·岁岁有*》

宋·辛弃疾

岁岁有*,千载一东篱。悠然政须两字,长笑退之诗。自古此山元有,...
109、《水调歌头·渊明最爱菊》

宋·辛弃疾

渊明最爱菊,三径也栽松。何人收拾,千载风味此山中。手把离*读遍,...
110、《满江红·美景良辰》

宋·辛弃疾

美景良辰,算只是、可人风月。况素节扬辉,长是十分清彻。著意登楼瞻...
111、《满江红·点火樱桃》

宋·辛弃疾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
112、《满江红·汉水东流》怀古诗

宋·辛弃疾

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英烈。破敌金城...
113、《满江红·风卷庭梧》

宋·辛弃疾

风卷庭梧,黄叶坠、新凉如洗。一笑折、秋英同尝,弄香挼蕊。天远难穷...
114、《满江红·紫陌飞尘》

宋·辛弃疾

紫陌飞尘,望十里、雕鞍绣毂。春未老、已惊台榭,瘦红肥绿。睡雨海棠...
115、《满江红·汉节东南》

宋·辛弃疾

汉节东南,看驷马、光华周道。须信是、七闽还有,福星来到。庭草自生...
116、《满江红·半山佳句》

宋·辛弃疾

半山佳句,最好是、吹香隔屋。又还怪、冰霜侧畔,蜂儿成簇。更把香来...
117、《破阵子·菩萨丛中惠眼》

宋·辛弃疾

菩萨丛中惠眼,硕人诗里娥眉。天上人间真福相,画就描成好靥儿。行时...
118、《满江红·老子当年》

宋·辛弃疾

老子当年,饱经惯、花期酒约。行乐处,轻裘缓带,绣鞍金络。明月楼台...
119、《水调歌头·泰岳倚空碧》

宋·辛弃疾

泰岳倚空碧,汶□卷云寒。萃兹山水奇秀,列宿下人寰。八世家传素业,...
120、《水调歌头·簪履竟晴昼》

宋·辛弃疾

簪履竟晴昼,画戟插层霄。红莲幕底风定,香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21 06:59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为赋新词强说愁。 ——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稻花香里说丰年。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东风夜放花千树。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21 08:33

不知道你要问的是辛弃疾诗词的哪一方面,于是给你全面的介绍一下吧。
中国历史上有行伍出身,以军事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就是辛弃疾。
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练剑法。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掠,22岁时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长,掌管印信。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不想就这几天之内又变生肘腋,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说来,他干这场壮举时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
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像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 兵。 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虽然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军旅诗人王昌龄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水龙吟》
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这是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时所作。此亭遥对古秦淮河,是历代文人墨客赏心雅兴之所,但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悲怆的呼喊。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我曾专门到南京寻找过这个辛公拍栏杆处,但人去楼毁,早已了无痕迹,唯有江水悠悠,似词人的长叹,东流不息。
辛词比其它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像。
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这样不为朝廷喜欢呢?他在一首《戒酒》的戏作中说:“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这首小品正好刻画出他的*苦闷。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但是,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着地去工作。本来有碗饭吃便不该再多事,可是那颗炽热的爱国心烧得他浑身发热。40年间无论在何地何时任何职,甚至赋闲期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一有机会还要真抓实干,练兵、筹款,整饬政务,时刻摆出一副要冲上前线的样子。你想这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他任湖南安抚使,这本是一个地方行政长官,他却在任上创办了一支2500人的“飞虎军”,铁甲烈马,威风凛凛,雄镇江南。建军之初,造营房,恰逢连日阴雨,无法烧制屋瓦。他就令长沙市民,每户送瓦20片,立付现银,两日内便全部筹足。其施政的干练作风可见一斑。后来他到福建任地方官,又在那里招兵买马。闽南与漠北相隔何远,但还是隔不断他的忧民情、复国志。他这个书生,这个工作狂,实在太过了,“过则成灾”,终于惹来了许多的诽谤,甚至说他*、犯上。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朝有谤言,又弃而闲几年,这就是他的基本生活节奏,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剧。别看他饱读诗书,在词中到处用典,甚至被后人讥为“掉书袋”。但他至死,也没有弄懂南宋小朝廷为什么只图苟安而不愿去收复失地。
辛弃疾名弃疾,但他那从小使*舞剑、壮如铁塔的五尺身躯,何尝有什么疾病?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这是我们在中学课本里就读过的那首著名的《菩萨蛮》。他得的是心郁之病啊。他甚至自嘲自己的姓氏: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
(《永遇乐》)
你看“艰辛”、“酸辛”、“悲辛”、“辛辣”,真是五内俱焚。世上许多甜美之事,顺达之志,怎么总轮不到他呢?他要不就是被闲置,要不就是走马灯似地被调动。1179年,他从湖北调湖南,同僚为他送行时他心情难平,终于以极委婉的口气叹出了自己*的失意。这便是那首著名的《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依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据说宋孝宗看到这首词后很不高兴。梁启超评曰:“回肠荡气,至于此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长门事”,是指汉武帝的陈皇后遭忌被打入长门宫里。辛以此典相比,一片忠心、痴情和着那许多辛酸、辛苦、辛辣,真是打翻了五味坛子。今天我们读时,每一个字都让人一惊,直让你觉得就是一滴血,或者是一行泪。确实,古来文人的惜春之作,多得可以堆成一座纸山。但有哪一首,能这样委婉而又悲愤地将春色化入*,诠释*呢?美人相思也是旧文人写滥了的题材,有哪一首能这样深刻贴切地寓意国事,评论正邪,抒发忧愤呢?
但是南宋朝廷毕竟是将他闲置了20年。20年的时间让他脱离政界,只许旁观,不得插手,也不得插嘴。辛在他的词中自我解嘲道:“君恩重,且教种芙蓉!”这有点像宋仁宗说柳永:“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倒是真的去浅斟低唱了,结果唱出一个纯粹的词人艺术家。辛与柳不同,你想,他是一个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痛拍栏杆,大声议政的人。报国无门,他便到赣南修了一座带湖别墅,咀嚼自己的寂寞。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谐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荫少,杨柳更须栽。

(《水调歌头》)
这回可真的应了他的号:“稼轩”,要回乡种地了。一个正当壮年又阅历丰富、胸怀大志的*家,却每天在山坡和水边踱步,与百姓聊一聊农桑收成之类的闲话,再对着飞鸟游鱼自言自语一番,真是“闲愁最苦”,“脉脉此情谁诉”?
说到辛弃疾的笔力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作一个词人。郭沫若说陈毅:“将军本色是诗人”,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的词是在*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待*,他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炼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稍有政绩,便招谤而被弃;国有危难,便又被招而任用。他亲自组练过军队,上书过《美芹十论》这样著名的治国方略。他是贾谊、诸葛亮、范仲淹一类的时刻忧心如焚的*家。他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有人说他是豪放派,继承了苏东坡,但苏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苏正当北宋太平盛世,还没有民族仇、复国志来炼其词魂,也没有胡尘飞、金戈鸣来壮其词威。真正的诗人只有被*大事(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锤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也只有在*之风的鼓荡下,才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学诗功夫在诗外,诗歌之效在诗外。我们承认艺术本身的魅力,更承认艺术加上思想的爆发力。有人说辛词其实也是婉约派,多情细腻处不亚柳永、李清照。

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
都将今古无穷事,放在愁边。放在愁边,却自移家向酒泉。
(《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
柳李的多情多愁仅止于“执手相看泪眼”、“梧桐更兼细雨”,而辛词中的婉约言愁之笔,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与生活哲理。真正的诗人,最善以常人之心言大情大理,能于无声处炸响惊雷。
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说到底,才能和思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像石缝里的一棵小树,虽然被扭曲、挤压,成不了旗杆,却也可成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别是一种价值。但这前提,你必须是一棵树,而不是一棵草。从“沙场秋点兵”到“天凉好个秋”;从决心为国弃疾去病,到最后掰开嚼碎,识得辛字含义,再到自号“稼轩”,同盟鸥鹭,辛弃疾走过了一个爱国志士、爱国诗人的成熟过程。诗,是随便什么人就可以写的吗?诗人,能在历史上留下名的诗人,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当的吗?“一将成名万骨枯”,一员武将的故事,还要多少持刀舞剑者的鲜血才能写成。那么,有思想光芒而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呢?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冷静思考。所以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摘自梁衡的《把栏杆拍遍》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