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首”在书信中怎么讲?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古人书信的礼节是非常烦琐的,具名语分*九礼几十种,顿首是平级称呼里仅次与稽首的重礼,这就存在一个顿首对象和方法的问题了,还有对方接不接受的问题了。首先是顿首的对象,交情要够(深厚而不亲昵)、本事要够(在写信人心目中),地位也要够,否则就顿的无厘头,所以与微之可以顿首,与伯之也可以顿首,羲之也可以顿首顿首。但诸葛亮不会对司马懿顿首,鲁迅不会对许广平顿首(鲁迅喜欢用“顿首”)顿首:跪而头叩地为顿首。“顿”是稍停的意思。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如“……丘迟顿首”(《与陈伯之书》)。(顿首 叩首,九拜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姿势和跪差不多,行顿首拜时,取跪姿,先拱手下至于地,然后引头至地,便立即举起。因为头触地时间很短,只是略作停顿,所以叫顿首。顿首是平辈之间的拜礼。稽首是称扬之辞,顿首是请罪之辞。后来,又因其拜礼至重,人们在有重大的事情请求时也用“顿首”。如《左传》记楚人申包胥因为国家危亡,在秦适九顿首于赵宣子,以求秦国援兵。)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