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86版《西游记》故事里,孙悟空到东海龙宫寻宝,东海龙王热情迎接,口称上仙,不料孙悟空力大无比,“献钢叉嫌小,奉画戟嫌轻”,真当东海龙王无计可施的时候,龙婆、龙女道:
“大王,观看此圣,决非小可。我们这海藏中,那一块天河底的神珍铁,这几日霞光艳艳,瑞气腾腾,敢莫是该出现,遇此圣也?”
《西游记》故事里,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前身是大禹治水时,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看着十分巨大,很是笨拙的样子,并不是武器一类,所以,东海龙王当心拿他当武器不好用,打发不了孙悟空。
龙婆表示,别管好不好用,既然对方嫌弃东海龙宫的武器都太小太轻了,那就只能找个重量级的,且送与他,凭他怎么改造,目的是感觉把对方送出宫门,打发了出去便了,即便是对方拿不到,到时候也无话可说了。
但是,东海龙王虽然觉得那个定子当武器不好使,却从来没有说过那是一块废铁,他说的明明是神铁,原著原文中,龙王道:
“那是大禹治水之时,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是一块神铁,能中何用?莫说拿!那块铁,挽着些儿就死,磕着些儿就亡,挨挨皮儿破,擦擦儿筋伤!”
总而言之,东海龙王的意思,并非不把那块铁放在眼里,并非觉得那是废铁,无用之物。他口中所谓的不中用,是指作为武器,不方便。而孙悟空转述给花果山的猴子猴孙,是这样说的:
“物各有主。这宝贝镇于海藏中,也不知几千百年,可可的今岁放光。龙王只认做是块黑铁,又唤做天河镇底神珍。”
《西游记》故事里,孙悟空见了那宝贝,约有斗来粗,二丈有馀长,重一万三千五百斤,也有同样的顾虑,感慨道:“忒粗忒长些!再短细些方可用。”
没错,这东西太粗了太长了,如何拿在手里?怎么当武器?这是很本能的一种疑问,东海龙王才会有以上的感慨。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此时此刻,奇迹发生了,那铁棒居然如人意,可以变大变小,最终,孙悟空把他变成了“二丈长短,碗口粗细”的一根棒子,这次心满意足。
后来,孙悟空又说,这块铁虽然好用,身上却无衣服相趁,又找东海龙王要一件披挂,四海龙王最终奉上凤翅之金冠,与那锁子甲、步云履,以礼送出。孙悟空仍弄武艺,显神通,但云“聒噪!聒噪!”,气得四海龙王道玉皇大帝那里告状,表曰:
“水元下界东胜神洲东海小龙臣敖广启奏大天圣主玄穹高上帝君:近因花果山生、水帘洞住妖仙孙悟空者,欺虐小龙,强坐水宅,索兵器,施法施威;要披挂,骋凶骋势。惊伤水族,唬走龟鼍。臣敖广舒身下拜。献神珍之铁棒。”
总而言之,神铁也好,黑铁也罢,亦或是神珍之铁棒,都是宝物,并无废铁一说。他不敢招惹孙悟空,是因为眼见孙悟空力大无穷,杀伤力惊人,好汉不吃眼前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