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20 中国神话中帝喾和帝俊是一个人吗?求根据,越早越好。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0:02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6:52

研究上古史的人都知道,古帝的承继系统是从上古三大族搜集出来,经夏商和之后中原诸国的"权威"褅祭,而杂凑起来的,

其中炎黄为华夏代表,二昊为东夷代表,伏羲为苗蛮代表(伏羲太昊为二族,以后说明).但为什么三皇五帝内没有帝俊 帝鸿?后人

一直存有猜疑.帝俊在里面被记载的次数(十六次)以及功劳,比任何帝王都多,应当是上古一代杰出首领.只有帝颛顼

(有十五事)能与之相比,缘何在流行的上古帝系中竟不见其名呢?

于是有人提出帝俊乃"俊杰的帝王",并非专指一人,可以是上古任何一位杰出的"人王".也有人认为帝俊即帝喾,或以为帝舜

等等,但似乎都很难*解决问题.

: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稷之弟曰台玺,生叔均.(作"稷之孙曰叔均".可知"弟曰台玺"应是"子曰

台玺"之误)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

以此类比,似乎帝俊即帝喾.

: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

:黄帝生禺猇,禺猇生禺京.(注作禺猇即禺号,形近而误,当是.无"猇"字.)

以此则帝俊与黄帝似一人.

但在中载:"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于赤水之北,叔均乃为

田祖".以叔均为田祖来看,此叔均与帝俊子后稷之后叔均当为同一人.则叔均与黄帝同时代,那么帝俊与黄帝又不可能为一人.

: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

:娥皇,舜妃.(舜为姚姓之祖)

则帝俊与帝舜又为一人.

以上所言"某生某",多谓其苗裔,未必亲生,这一点先学者巳有说明.

若说帝俊是所有俊杰首领的通称,然以一书之内同章不二名的原则,我们也不好解释帝俊 黄帝 帝舜同见,帝俊 帝喾 帝舜同见.至少可以说帝俊不应同时指黄帝和帝舜,或帝喾和帝舜.而从中帝俊的后人多数都能"使四鸟"即

虎 豹 熊 罴(古鸟兽义通)来看,帝俊应该是一个具体的人,所以他的后代氏族都能"使四鸟".那么帝俊和上古其他诸帝又有什么关

系呢?

: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黍食,使四鸟:虎 豹 熊 罴.

帝俊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

: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帝俊生后稷.

由以上可知,帝俊的后代主要有四姓:姬,姜,姚,销.其中前二姓为华夏族主姓,故可断定帝俊属于这一集团.

:帝鸿氏有不才子...天下之民谓之浑敦.

过去学者将浑敦类比成尧四凶驩兜(头),是不确的。

〈西次三经〉: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

〈海内经〉:帝俊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

由此可知,〈左传〉所言“浑敦”即〈山海经〉中的浑敦帝江,以其识歌舞,亦可证帝江为帝俊后。〈史记.五帝本纪.

集解>引贾逵云:"帝鸿,黄帝也",也有:"黄帝鸿初为南岳之官"的记载,似帝鸿即黄帝.说:"*之神,其名

混沌",混沌即浑敦.说"*土...其帝黄帝",则浑敦即黄帝,亦即帝江.

:有叔歜之国,颛顼生叔歜...使四鸟:虎 豹 熊 罴.

因为帝俊的氏族是"使四鸟"的,那么颛顼是帝俊后无疑.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

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古本作"昌意降居若水,产帝乾荒".乾荒即韩流字讹.据此则可排列出以下承继关系:

帝俊--帝鸿--浑敦(帝江 黄帝)--黄帝--昌意--帝韩流--帝颛顼

以上各帝不能简单地看着是一个单独的人,他们之间有承继关系,也有排生关系.排生关系在时间上相对于承继关系要长得

多.这也可以解读黄帝生禺号与帝俊生禺号的矛盾,即禺号族是从帝俊之后的黄帝族排生出来的.

然而帝俊除了之外,不再见于别的先秦古籍,但却见于殷商卜辞,这反证了虽怪诞不经,但他里面的人物

事迹还是可信的,只是有些夸张.而帝喾,虽然先秦古籍多有记载,然而都没有什么事迹可言,现录于下:

: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

: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

:帝尧,帝喾,帝舜葬于岳山.

:周人褅喾而郊稷.

皆没有言及其事迹和子嗣,那么帝喾又当从哪个氏族中分出来的呢?

对于帝喾,历来研究者都因为资料太少而拿他没办法,本人亦是如此.帝喾三见而无事迹,而中只有高辛氏无帝

喾之名.从"周人褅喾而郊稷"与"帝俊生稷"来看,只能认为帝喾是帝俊之后.帝俊为周远祖,帝喾为周开启之祖.

载:"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之兴,在陶唐 虞 夏之际".因此可知

稷只是一个职称,并非某人专称.弃为稷与帝俊子稷,应该不是同一人!

:"简狄在台喾何宜",台喾即帝喾.因而我疑心台喾即中的台玺,稷之子(误为弟).亦

载"封弃于邰",此"邰"即台喾之"台",弃母为有邰氏女,或台喾亦即有邰氏之人.那么帝俊与帝喾之间,又可排出以下次序:

帝俊--后稷--台玺(台喾 帝喾)--弃(稷)

综上,加之"帝俊生黑齿,姜姓".而姜姓为炎帝之姓,则帝俊系所排生出来的氏族,实际有三大系统:一为炎帝系,一为黄帝系,

一为帝喾系.这与传统的大一统的一脉相承正好相反,可见当时氏族林立.

帝俊之后排生出许多部族,那他的主氏族又叫什么呢?

: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隤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天下之民谓之"八恺".

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天下之民谓之"八元".此十六

族也...尧不能举.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

所举的高阳,高辛之后,在里也可见一二:

:有中容之国.帝俊生中容,中容人食兽,木实,使四鸟:虎 豹 熊 罴。(可见中容等等都是帝俊之后排生出

的氏族名,下亦然)

:有人食兽,曰季釐,帝俊生季釐,故曰季釐之国.

仲容与中容,季狸与季釐,皆明为一人.那么矛盾就出现了,"帝俊生中容"与高阳氏才子为一人,则帝俊属高阳部族,而"帝俊生

季釐"与高辛才子为一人,则帝俊又属高辛部族.那么帝俊到底是高阳氏还是高辛氏呢?肯定他不会同时属于二族.

王国维认为帝俊即帝喾,中容 季釐即仲熊 季狸,不关高阳氏才子仲容,其说或可参考.

在中,帝俊所生子甚多,然无一例言及帝喾子嗣,而在中,高辛氏所生子甚多,亦无一例言及帝喾子嗣者,见下:

帝俊子嗣:

:中容 晏龙 帝鸿 黑齿,皆使四鸟.

:后稷 十有二月(母常羲).

:禺号 晏龙 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 三身.

:三身(母娥皇,使四鸟) 季釐 十日(母羲和).

高辛氏子嗣:

:才子八元.

:阏伯 实沈

连十日和十二月都是帝俊的儿女,这是很神奇的说法,说明十干十二支是这时的发明!这也正是蒙昧时代人们对事物认识的

反映,他们对一些现象不能完全说清楚,因此一些事在他们看来,离开了神,就无法想象.

由帝俊子嗣之多,与高辛氏子嗣之多,帝俊八子与高辛八才子义同,且高辛才子以虎 熊 豹 狸(即罢)为名,与帝俊之后"使

四鸟"名相同,可证帝俊当属高辛部族!

那么帝喾传统所说的属高辛氏是否正确呢?

帝喾为周之先祖,周人出自西北,即甘陕一带,而高辛氏即有莘氏,说有莘在陈留境,则偏东方,明显与高

辛地境有差.如果我推断旳帝俊之后台玺即台喾亦即帝喾成立的话,那么帝喾属高辛族也不无可能,因为帝俊之后的三大支黄帝有他的

氏族,炎帝也有他的氏族,那么高辛氏族的继承者也许就是帝喾.

结论:

一. 帝俊 帝喾是部落戓联盟首领名,高辛氏是氏族名.帝俊帝喾不是传统所说的一人,而是二人.

二. 帝俊属高辛氏,帝喾可能(?)继承了高辛氏.

三. 帝俊氏族延伸主要分三部,即姜姓的炎帝族,姬姓的黄帝族和帝喾族.

四. 三族并行,传统所说的五帝相承的大一统是不可能的,比较稳固的联盟形成应该是在尧帝的时代.三族最后都应该并入

了这个联盟.追问是这样的。

那高辛氏部落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