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井盐,是以凿井的方法开采地下天然卤水及固态的岩盐。巴蜀之地是我国井盐的发祥地,古代井盐的开采也集中在川、滇一带。而四川自贡则号称我国古代盐都,是我国井盐技术创造发明的中心。
我国井盐开采大约创始于战国晚期。李冰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水利专家,可能是他在带领巴蜀百姓开山移土,修筑都江堰工程时发现了成都平原的地下卤水,曾平整过地下卤水流出所形成的盐滩。
至于煮盐之法,至迟早在汉代时于巴蜀井盐区已开始采用,所用的方法叫作“敞锅熬盐”,一直延续至现在,但其中细节则不断在改进。据《四川盐法志》和《富顺县志》的记载,可知至迟清代时熬盐的某些举措与今日自贡盐井的工艺已很相似,包含了很多颇有科学意义的技术经验。
例如:在煮盐前,往往先进行黄卤与黑卤的搭配,调剂浓度。兑卤的比例一般是黄卤比黑卤为6比4或7比3。
当煎煮近于饱和时,往卤水中点加豆浆,可以使钙、镁、铁等的硫酸盐杂质凝聚起来,并以其吸附作用将一些泥沙及悬浮物包藏住,此“渣滓皆浮聚于面”,用瓢舀出,再“入豆汁两三次”,直至“渣净水澄”。
当卤水浓缩、澄清后,点加“*渣盐”。“*渣盐”就是在别锅煎制出的、结晶状态良好的食盐晶粒,它可以促使浓缩的卤水析出结晶。
洗去“碱质”,提高盐质,以防潮解。所谓“碱质”实际上是镁盐。盐工们用竹制长网勺从卤水中打捞起盐粒后,“置竹器内”,再用“花水”冲洗盐粒。
花水实际上是澄清了的饱和盐水。因此它可以洗去碱质,又不会溶去盐分。如此所得的精品盐叫作“花盐”,“粒匀而色白,类梅花、冰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