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这个怎么写啊??成渝地区中小物流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1:37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4 01:58

一、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的现状
我们身边的一些中小物流企业总以为战略问题离自己很远,据统计,有80%的中小物流企业没有制定完整的战略规划。而在制定完整战略规划的企业中,也仅有一半以上能够按照规划有步骤地执行,其余的或是在领导人的指示下才能执行或是执行起来步履艰难。这样的公司不知道明天他们要做什么,公司未来应向什么方向发展。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使公司没有评价工作好坏的标准,不知道怎么样提高服务质量和留住顾客。致使企业一直停留在传统的运输或仓储上面,得不到发展。
我国物流人才匮乏,相关教育、培训、理论处于落后状态。在物流业相对发达的国家,物流的教育和培训体系非常发达,具有完善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系统。而我国尚未形成以物流技术创新和实干型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体系。这使得物流企业对人才缺乏外部竞争力,吸引不到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在很多的中小物流企业中,经过正规物流职业培训的人很少,一般不到5人。据了解,目前珠三角地区中小物流企业员工的学历分布以初中及以下水平为主,其次是职高、中专、大专学历的,大学本科毕业的寥寥无几。在一些效益相对较好的中小物流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也非常少。
企业物流信息化水平偏低也直接制约了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影响了中小物流企业的业务开展。目前中小物流企业中,普遍没有配套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只有少量的企业拥有管理信息系统,并且也仅限于针对财务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计划、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建立内部网以及企业的网站和网页等方面。大部分的中小物流企业基本没有建立自己的信息平台,平时的通讯与联系主要是电话(包括移动电话)与传真机,这不仅准确率低、及时性差,而且出错率高。建设适合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平台需要很大的投资,而且回报周期很长,这也是中小物流企业一般不愿意在信息化方面投资的一个原因;另外,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以及信息化所带来的新管理模式与中小物流企业现有管理模式的冲突也都成为阻碍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因素。
以省(市)级物流主管部门为例,对物流的管理就有经委、外经委、计委、交通局、港务局、贸易局、物资局、海关、铁路局、民航总局等,物流企业至少同时受到3至5个部门的监管,这大大地制约了企业的自主经营权与决策权。
现代物流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主要是指融资制度、产权转让制度、人才使用制度、市场准入或退出制度、行业管理制度等,虽然我国在这些制度方面的改革已有所动作,但还远远不能适应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改革的需要。企业在改善自身物流效率时,必然要涉及到各种物流资源在企业内部和市场之间的重新配置。由于上述制度改革尚未到位,企业根据经济合理的原则对物流资源的再配置就会受到阻碍。
二、基于上述现状对中小物流企业的分析
1.SWOT分析

2.与大型企业竞争边际成本分析
中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按照区域划分应该分为在本地区和跨地区的业务竞争。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以边际成本为切入点。设中小企业的业务边际成本为λ1;大型企业的业务边际成本为λ2,则
(1)本地区之内的业务竞争
在本地区内,由于中小型企业是具有地域和人文优势的,所以一般的情况下与大型物流企业的竞争中并不处于劣势。因为地域和人文的优势会带来成本的节约,λ1=C1(真实的业务边际成本)-K1(地域优势带来的节约,其值应该是很小的)- K2(人文优势带来的节约,其值应该是很小的)≤λ2= C1(真实的业务边际成本)。而随着业务的增大,真实的业务成本C1会减少,这是规模化带来的效益,在这里将其简单地表示为C1= 这种反比函数关系,但地域和人文带来的成本的节约是不变的所以在积分之后λ1必定会远小于λ2。所以在本地区之内的竞争,中小型企业是占有优势的。其具体的积分表达式为:

而大型企业的积分式为:
二者的比较见下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大型物流企业的总成本的增加远大于中小型企业的成本的增加。
(2)跨地区的业务竞争
在跨地区的业务竞争中,由于大型物流企业的规模大、地理分布广,网络覆盖面大,所以跨地区的业务对它的业务成本并没有很大的影响,而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它的网络覆盖不可能和大型企业相比,一旦跨地区就会导致其边际成本的增加以致于竞争劣势的产生。如上的假设大型企业的业务边际成本为λ2= C1(真实的边际成本和业务量成反比,将其简单地表示为C1= );而中小型企业的业务边际成本为λ1= C1(真实的边际成本)+ K1(跨区域所带来的业务成本的增加,值很小),将其积分得到:
中小型企业的业务成本:

大型企业的业务成本:
具体比较见图2

分析结果:
现在的中小型物流企业建立的时间短,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所以规模小,竞争力很弱。但是,也具有自己的优势,由于规模小,业务运作灵活,倘能进行很好的横向联合,在我国对物流需求如此大的情况下,势必能够得到很快的发展。
三、基于上述分析制定中小物流企业的竞争战略
1.制定详尽的经营战略计划
经营战略计划用以指导企业的运营目标以战略的眼光处理问题,指导企业流程再造,指导企业以完善的科学管理体系来管理企业。经营计划是企业战略的细化,是实现企业战略的有效手段。可以选择在大企业的夹缝中生存也可以选择与大企业合作分享他们的一部分业务。要制定具体的经营计划首先应分析企业的宏观环境进行PEST分析,然后分析行业环境,最终制定出符合战略的经营计划。
2.选定并提高核心竞争力
现在所有的行业都已经时尚化了,物流业也不例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怎样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摆在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目前的难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中小物流企业特别是国有中小物流企业选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速度,是价格还是品牌要从企业自身的情况出发找到最能发挥竞争力的决策,并善于抓住机会为客户提供切实有效的物流服务和方案。
3.聘用物流专业人才并进行相关的培训
随着运输集装箱化和现代信息系统的产生,物流服务已经涉及仓储运输、信息技术、公关谈判、*法规等广泛内容,需要大批各个层次的受过专业训练的从业人员,因此,需要大力聘用并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物流人才。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在高等院校物流专业招聘,有计划地组织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物流知识培训;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到国外去学习先进物流技术、经验等,加快培育具有全新的现代物流理念、熟悉物流*法规、掌握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的物流人才,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育体系,赢得本企业的外部人才优势。
4.提供专业化、差别化的物流服务
现代化的物流服务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物流服务能够为企业创造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益。而创造经济效益是要以物流产业的专业化为前提的,由专业的物流企业将仓储、运输、包装、配送等物流环节进行整合,提供一整套物流的物流增值服务,代表了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方向,也是中小企业的首先要建立的思想方向,这种物流的专业化不受规模大小的制约,对于企业占领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选择产业链中大型物流企业经营的缝隙,实施高水平、差别化经营,获取区域的竞争优势。
4.加快物流信息化的建设
信息化是必须要实现的,缺乏信息化的企业是很难生存的。但对于一些不具备实力或者不愿意在信息化建设上花高昂成本的企业来说,公共信息平台也是不错的选择。公共信息平台以较低的成本优势对行业资源进行整合,发挥物流行业的整体优势,实现了物流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物流信息及功能的共享。中小物流企业只要通过会员注册就可以加入公共信息平台,就能以较低成本开展网上业务,共享物流行业信息,拓宽业务范围。同时,中小物流企业还能利用公共信息平台网络优势,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物流信息以及个性化的物流服务。
四、结论
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由于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它的发展有优势也有劣势;由于目前我国对物流服务的需求量很大,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抓住机遇,树立企业在行业中的声誉和扩大市场份额,增强现代物流服务的意识,完善培训系统;用战略的眼光制定经营战略,抓住竞争优势,从而最终在物流服务市场中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