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1.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
1+2+3+ ..... +97+98+99+100 = ?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 高斯叫住了!! 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4+3+2+1
=101+101+101+ .....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 <5050>
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 2. 从前有一位老年人,在他临终时,三个儿子围在床前。
他对儿子们说:“我有十七匹马,留给你们,三个人分。分马的时候,老大呢,出力最多,得总数的二分之一;老二嘛,得总数的三分之一;老三最小,你呀,就拿总数的九分之一。”
勉强说完这几句,老人就去世了。三兄弟执行遗嘱时,一致认为这些马是父亲生前心爱之物,决不能将其中任何一匹劈成几块瓜分。但是遗嘱又要完全照办,如何是好呢?
正巧,这时他们的老娘舅骑马赶来了,听完事由,眉毛一扬,说:“我来分。”
猜猜看,老娘舅怎样分马?
因为希望每人得到的马都是整数匹,所以根据遗嘱,在分马的时候,马的匹数应该是三个分母的公倍数。分母2、3、9的最小公倍数是18,因而在分马时的马匹总数最好能成为18的倍数。老人留给儿子们的马是17匹,老娘舅把自己带来的一匹马临时借出来凑数,共有18匹马参加分配。
准备就绪,老娘舅开始宣读和执行遗嘱:
“……分马的时候,老大呢,出力最多,得总数的二分之一……”宣读到这里,老娘舅数出9匹马,让老大领过去:
老二嘛,得总数的三分之一……”读到这里,老娘舅数出6匹马,让老二领过去:
“老三最小,你呀,就拿总数的九分之一。”读完最后这一句,老娘舅数出2匹马,让老三领过去:
三位晚辈分到手的马,总和恰好是父亲留下的17匹:
9+6+2=17。
分马场地上的18匹马,现在剩下最后一匹,这当然就是老娘舅自己带来临时借用的那匹,依然物归原主。 3. 在很久的以前,再往前很久,的那个时候,有一名唤作阿拉伯的野人很有数学细胞.
一天,野人抓到一只兔子,他发明了1这个符号来记录今天的收获.
一天,野人抓到两只兔子,他发明了2这个符号来记录今天的收获.
一天,野人抓到三只兔子,他发明了3这个符号来记录今天的收获.
一天,野人抓到四只兔子,他发明了4这个符号来记录今天的收获.
一天,野人抓到五只兔子,他发明了5这个符号来记录今天的收获.
一天,野人抓到六只兔子,他发明了6这个符号来记录今天的收获.
一天,野人抓到七只兔子,他发明了7这个符号来记录今天的收获.
一天,野人抓到八只兔子,他发明了8这个符号来记录今天的收获.
一天,野人抓到十只兔子,他发明了10这个符号来记录今天的收获.
后来,这几个数字广为流传.人们甚至用野人的名字来作为地名来纪念他.这就不为后人所知了.
热心网友
小蚂蚁在蚁洞里住久了,便想出去闯天下。于是,它告别了小伙伴,带着一些食物走向了它十分向往的大城市。 一天它来到了数字城。小蚂蚁刚踏进城门,就被两个圆头圆脑的家伙给拦住了,它定眼一看,这是两个“0”。两个零同时说:“什么人,想进数字城?先拿出智商凭证,没有,就先过了我们这一关。”小蚂蚁好奇了:这里干什么呀,进门先要做测试?好,就让我来试一试。零守卫摇身一变,成了个空空的“九宫格”。它叫来许多数字,对小蚂蚁说:“把1——9填进格子中,使横、竖每行每列的和都相等。”小蚂蚁一看,大笑:“这种东西能难得住我?”说完,随手大笔一挥,写出来:4 9 2 3 5 7 8 1 6 守卫一下子就不见了,小蚂蚁的眼前展现出一条宽阔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