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普及了高中教育的同时还会给学生们带来什么?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普及高中教育,实际上呢,并不仅仅是普及普通高中的教育,而是普通高中以及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同步普及,这就意味着以后的初中生在升学方面将不再是像以往那样是所有人都削尖了脑袋的往普通高中那里去挤了,而是多样化的选择:既可以像以往那样去读个普通高中,然后考个大学,乃至去读个博士什么的出来。也可以选择中等职业教育,学了出来马上就可以凭一技之长实现就业。
  未来的学生,无论作出何种选择,都基本上没有什么就业方面的忧虑。因为以后选择念普通高中然后上大学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家境较好,生活富裕的家庭出身的。这些人上了大学后,即使一段时间内没有任何收入来源,也没有关系,因为他们有后台罩着,他们完全可以慢慢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未来家庭环境一般的学生,往往会选择去读中等职业教育。未来的中等职业教育是完全区别于我们学生时代时期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因为普及了嘛,就意味着未来的中等职业教育并不是像以往那样中考考高分的上高中,考不上高中的统统一瓢水似的泼进中专、职高、技校里面去自己看着办。而是希望提早就业以减轻家庭负担学生的选择,因为要实现提早就业,就得需要学会一技之长,所以以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校里是真真正正的能学到专业技能的,而不是像当年我们那样,读了几年中专,都不知道这个专业有什么课程,毕业出来后随便找个不需要技术的工作,然后再去利用闲暇时间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知识。
  总之,未来普及高中以后,学生们以后的人生可以说根本不用操心什么,因为大家的将来都是国家给安排好了的。如今的学生们真是享福啊!遥想我们当年,三校生毕业出来后,一个个找不到工作的不知所措,一天不知道要干什么,然后有的人不慎误入歧途,走错了路;家境不好的大学生迫于学业和就业双重压力而精神失常等等事例屡见不鲜。

热心网友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不等同于普及普通高中教育,要切实提高质量办好职业教育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杨进注意到,五中全会公报中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表述后面,紧跟着提出“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这让他看到了中职教育发展的重大利好。

根据国家教育规划纲要设定的目标,到202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的一个“附带条件”,是“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2014年的数据显示,当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28.9万人,在校生1802.9万人;普通高中招生796.6万人,在校生2400.5万人。虽然经历了2005年至2008年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每年7.3%的增速以及同期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规模每年1.6%的下降,目前,除部分因产业升级带动职业教育强劲发展的区域,“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仍是一个尚未实现的目标。

“目前必须承认,中职教育确实是‘短板’。”杨进认为,问题出在很多地方对“普职比例大体相当”的执行不够坚决,出生率下降以后,生源减少了,很多地方首先保证普通高中。

“既‘短’在观念上,也‘短’在上。”杨进坦言,要抓住机遇,明确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不等同于普及普通高中教育。既要在发展规划中不厚此薄彼,又要切实提高质量,别把职业教育办成二流教育。因为职业教育本身是一个跨界的教育,对缩小差距、推动城镇化进程意义重大。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