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7: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5 14:04
在唐朝初期,中国南部的云南地区存在着六个重要的部落联盟,其中之一便是邆赕诏,其发音为ténɡ dǎn。这个部落位于现今云南省洱源县邓川,地理位置坐落在六诏的西部。唐朝时期,朝廷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设立了邆备州,并允许邆赕诏的王室世袭该州的刺史职位。然而,历史的波折并未让其和平延续,邆赕诏王丰咩在与唐朝御史李知古的冲突中不幸被杀。
丰咩之后,部落的王位更迭频繁。咩罗皮、皮罗邆、邆罗颠相继成为王,他们的统治时期记录不详。然而,当到了颠之托(在《新唐书》中被写作颠文托)继位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剧变。他的父王邆罗颠去世后,他继承了王位,尽管具体在位时间未有明确记载。不幸的是,南诏势力的强大影响了邆赕诏的命运。南诏攻占了野共川,颠之托在战斗中被俘,随后被迁移至永昌,即今天的云南保山,标志着邆赕诏的最终灭亡。
唐初,分布在洱海地区的众多少数民族部落经过相互兼并,最后形成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六个大的部落,称为「六诏」。其中,蒙巂诏在今巍山县北及漾鼻县地,越析诏在今宾川县地,浪穹诏在今洱源县地,邆赕诏在今洱源县邓川,施浪诏在今洱源青索,蒙舍诏在今巍山县地。因其位于诸诏之南,蒙舍诏又称「南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