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什么是“启蒙”?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康德是德国哲学家,启蒙运动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创立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他著述丰富,核心作品包括“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全面阐述了他的知识学、伦理学和美学思想。康德在宗教、法律和历史哲学等领域也有重要贡献。他终身未婚,于1804年逝世。

启蒙运动指的是人类从依赖他人指导的状态中出来,摆脱不成熟状态的过程。不成熟状态指的是人们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对运用理智感到为力,或是害怕运用理智而依赖他人指导的状态。Sapere 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许多人出于懒惰和怯懦,不愿意脱离不成熟状态,愿意被他人指导和保护。他们渴望轻松和安逸,而不是自主思考和行动。人们常常认为成熟状态非常艰难和危险,因此愿意依赖他人的引导,而不是尝试思考。

启蒙运动的成功取决于公众的自由。只要允许人们自由思考和行动,启蒙运动就会自然而然地发展。在启蒙过程中,少数有思想的人会传播理性精神,鼓励他人摆脱不成熟状态的束缚。

然而,自由往往是阻碍启蒙的。例如,军官、税吏和神甫常常禁止人们争辩,要求他们只遵守命令、纳税和信仰特定教义。这些阻碍了理性的公开运用,从而阻碍了启蒙的进程。

真正的启蒙需要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这种自由不仅能带来人类的启蒙,而且能促进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私下运用理性有时受到,但这不会妨碍启蒙运动的进步。关键在于,作为学者,在面向全部听众时,应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公民和社会成员在涉及公共利益时,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秩序,这往往需要集体行动和指导。然而,作为学者,公民在公开讨论和批评公共事务时,应享有充分的自由。牧师作为宗教领袖,在其职责内传播教义,但作为学者,他们应有权提出对教义的批评和建议,而不必担心违反公民义务。

牧师团体、教会会议或教门声称对不变教义负有义务,以监督所有成员,甚至将这种监护状态永恒化,这是不可能的。这种契约将阻止后代获取进一步的知识和进步,是一种违反人性的行为。一个民族有责任总结和实施法律,但这些法律不应后代的启蒙和进步。

一个国家的君主有责任保护艺术和科学,但更进一步的是允许公民公开运用自己的理性,包括对法律的批评和建议。只有当君主认识到这种自由对公共安宁和共同体团结的重要性时,人类才能真正脱离不成熟状态。

启蒙运动的目标是使人类能够在宗教事务上确切地和有效地运用自己的理智,而这种过程需要逐步发展。在康德看来,启蒙的焦点在于摆脱不成熟状态,尤其是在宗教事务方面,因为这是一切不成熟状态中最有害和可耻的一种。然而,一个支持艺术与科学的国家领袖的思想方式更进一步,认识到在立法方面允许公民公开运用理性并不会带来危险。

启蒙运动的进程充满悖论。公民自由的增加有时似乎有利于精神自由,但同时也设定了不可逾越的界限。相反,适度的公民自由为人们发挥才能提供了空间。通过逐步反作用于人民的心灵和政权原则,思想自由最终会促进政权原则的改革,认识到尊重人的尊严,而不仅仅是机器,有利于政权本身。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