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3:5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5 15:27
双膜理论是将复杂的相际传质过程简化为经过两个连续的膜层,即气膜和液膜,的稳定分子扩散过程。这个理论关注的是溶质如何从一个相进入到另一个相,具体表现为从气相通过气膜进入液相,或者反过来从液相透过液膜进入气相。
气膜和液膜之间的传质速率可以用以下方程表示:
- 气膜传质速率:(NA)g = kg * (pA - pAi),其中 (NA)g 代表通过气膜的溶质通量,kg 是以气相分压为推动力的传质系数,pA 是气相主题中的压力,pAi 是气液界面的压力。
- 液膜传质速率:(NA)l = kl * (cAi - cA),(NA)l 代表通过液膜的溶质通量,kl 是以液相浓度为推动力的液膜传质系数,cA 是液相中的浓度,cAi 是液气界面的浓度。
双膜理论假设溶质在两相之间的扩散是的,因此气相和液相的对流传质速率相等。这种等效关系可以用相平衡关系曲线来表达:
(NA)g = (NA)l = kg * (pA - pAi) = kl * (cAi - cA)
根据这个理论,如果已知气液界面的一侧组成,可以通过相平衡关系计算出另一侧的组成。图中展示了气相溶质分压与液相溶质浓度之间的相平衡关系曲线,展示了在平衡状态下,这两种参数的比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