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5-01-14 21:0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5-01-15 08:25
江南卷柏是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可达40厘米高。其主茎直立,呈禾杆色,下部不分枝,带有卵状三角形叶,疏生分布。上部的茎会形成3~4次分枝,这些分枝上的叶分为两种类型:背叶和腹叶。背叶呈斜卵圆形,边缘有微齿,基部心形;腹叶则呈锐尖头,基部心形,边缘膜质白色,同样带有微齿。在孢子期,8~10月,江南卷柏会形成卵状三角形的孢子叶,边缘有齿,形态龙骨状。
江南卷柏生长于土生或石生环境,高度在20-55厘米之间,拥有横走的地下根状茎和游走茎。根托仅在茎基部出现,长度为0.5-2厘米,直径0.4-1毫米,根多分叉,表面覆盖毛发。主茎上部羽状分枝,不呈“之”字形,不分枝的主茎高度在(5-)10-25厘米,直径1-3毫米,茎为圆柱状,光滑无毛,内含一条维管束。侧枝在5-8对之间,2-3回羽状分枝,排列较为规则,相邻分枝相距2-6厘米,无毛,背腹压扁。末回分枝连叶宽2.5-4毫米。叶(除了不分枝主茎上的叶)呈二形,草纸或纸质,表面光滑,边缘不为全缘,具有白边。主茎上的叶排列较疏,大小不一,颜色多样,三角形,鞘状或紧贴,边缘有细齿。
腋叶在主茎上的不明显大于分枝上的,卵形或阔卵形,平截。分枝上的腋叶对称,卵形,大小在1.0-2.2毫米×0.4-1.0毫米之间,边缘有细齿。中叶不对称,小枝上的叶卵圆形,0.6-1.8毫米×0.3藓一0.8毫米,覆瓦状排列,背部不呈龙骨状或略呈龙骨状,先端与轴平行或顶端交叉,并具芒,基部斜,近心形,边缘有细齿。侧叶不对称,主茎上的较侧枝上的大,2-3毫米× 1.2-1.8毫米,分枝上的侧叶卵状三角形,略向上,排列紧密,1.0-2.4毫米×0.5-1.8毫米,先端急尖,边缘有细齿,上侧边缘基部扩大,变宽,但不覆盖小枝,边缘有细齿,下侧边缘基部略膨大,近全缘(基部有细齿)。
孢子叶穗紧密,四棱柱形,单生于小枝末端,大小在5.0-15毫米×1.4-2.8毫米之间。孢子叶一形,卵状三角形,边缘有细齿,带有白边,先端渐尖,龙骨状。大孢子呈现浅黄色,小孢子则为橘黄色。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江南卷柏独特的形态。
江南卷柏(Moellendorf'sSpikemossHerb),别名石柏、岩柏草、黄疸卷柏。本品来源为卷柏科植物江南卷柏(SelaginellamoellendorfiiHieron)的全草。植物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全年均可采收,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能清热利尿,活血消肿。用于急性传染性肝炎、胸胁腰部挫伤、全身浮肿、血小板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