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归尘 土归土(父亲节纪念篇)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什么机缘,让我又重新回到了10岁之前生活的地方,曾经上学必经的土路,现在已经变成了水泥路面,路边的农宅也比以前高大气派了。村庄的布局有些改变,但还是能找到去河边的路,那是我以前经常玩耍的地方,看着孩子们在水边嬉戏,就仿佛小时候的我和弟弟,只是水没有那时候清澈,人也比那时更多。回到了曾经长大的地方,儿时记忆慢慢涌了上来,想起爸爸当年工作的单位离的不远,竟鬼使神差的摸了过去。

      之所以说“摸”,是因为太久没去过了,有快三十年了吧,不知道还记不记路,也不知道有没有搬迁。在乡村的小路上凭着记忆七绕八转的走着,周围的农宅和环境都有了变化,当年模糊记得的路标建筑也找不到了。这里是小村庄的偏僻角落,几乎没有行人,偶尔有车匆匆开过,我越走越不自信,正怀疑走错的时候,看到了一条石子和泥土混合的小路,顺着路缓缓上行,转个弯就看到了那个大门,它没有在我的记忆里,但一看到又觉得熟悉。

      走进大门进入院子,树木茂密又高大,郁郁葱葱,表明这是一个有年代的单位,大门正对面小楼里的某一间房子是父亲曾经的办公室兼宿舍,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他半夜披着外套坐在灯下写作的背影。小楼对面的一排平房还保留着苏联的建筑风格,当年最里面的一间房子是职工食堂,我还记得和父母弟弟坐在院子里吃饭的情景。此时正值正午,整个院子看不到一个人,寂静、安详的像这村子里的老人一样,不管周围的人和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只是静静的固守在原地,没有存在感,又真实存在着。这里几乎还跟三十年前一样,除了院子里停的几辆车,证明它不是一个只在记忆里的地方。

      静静的站在院子中间,太阳直直照射着我,耳边没有任何声音,我仿佛时光穿越了一般,回到了小时候,脑海里的记忆不断重现,心情也五味陈杂。父亲在北京上完大学后就奔赴大西北,从事了一辈子与大山打交道的地质勘探工作,他中年时随着单位搬迁来到这个小山城,后来在这里安了家,艰苦的环境和枯燥的工作并没有淹没他对生活的热爱,他精物理、通化学、知历史、晓地理、喜书法、擅中医、会木工、爱写作、懂美食、好旅游,我至今再没遇到过像他这样见多识广、博学多才的人。父亲虽然是个知识分子,但也是个不拘小节的性情中人,抽烟喝酒嗜茶,朋友也很多,家里经常高朋满座。他在簇拥中谈古论今、开怀大笑时是快乐的,可大部分时候,我觉得他是孤独的。做为晚辈不能了解真实的原因,猜测是不是因为他远离家乡打拼的辛苦?还是曲高和寡的失落?或者对我和弟弟有望子成龙的期望?我的猜测不一定对,因为在这世上谁又不是孤独的呢?孤独的来又孤独的走,就像父亲一样,生活的磨砺没有挫败他,他由着自己的性子、酣畅淋漓地过完了一生,所有一切也都随着他的离去“尘归尘,土归土,及尽繁华,不过一掬细沙”。这个小院饱含了我儿时的欢笑快乐,也见证了父亲的中年岁月。此时,站在留有他印记的院子里,我泪流满面。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