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失歌症,又称歌乐不能,是失语症的一种症状,通常由大脑左半球(对于右利手的人来说)的颞叶前部病变引起。患者可能会部分或完全丧失原本具备的认知音符和歌唱演奏欣赏乐曲等能力。这种病症有时被称为“五音不全”,当一个人通过多项音乐辨识测验都无法通过时,他们的“五音不全”就可正式被诊断为失歌症。据估计,大约有4%的人口患有失歌症。
失歌症在澳大利亚的研究中被广泛讨论。麦考瑞大学的比尔.汤普森教授的研究表明,约4%的人口患有这种病症。失歌症患者可能还存在沟通障碍,如无法辨别对方语言中传达的情绪,比如生气、害怕或讽刺等。他们通常会遗漏通过语调传达的“弦外之音”。不过,他们仍然可以感受到讲话者的大喜大悲等明显情感。
汤普森教授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召开的国际音乐交流科学大会上表示,音乐通过音高、音量、速度或音质的变化来表达情感,这与讲话时通过语音语调交流情感的方式非常相似。语调可以改变句子的意思,但失歌症患者却无法辨别语调,只能依赖情景或肢体语言来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失歌症与遗传和早期发育有一定的关系。一些人可以通过发音训练得到纠正,而另一些人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治疗。过去的研究一直认为,失歌症表现了一种听觉障碍,它来源于对细微频率差异辨别的缺陷。然而,科学家们最近发现,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的结果并没有显示音盲的大脑听觉区域与正常人存在显著差异。因此,科学家们开始倾向于认为,失歌症可能发生在较高层次的认知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