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1、法律规定的房屋维修质保期
根据我国《物权法》规定,新房屋交付使用时应向购房人提供房屋使用说明书并承诺房屋质量保修,同时规定了房屋的质保期限为5年。这意味着,在房屋购买后的5年内,房屋的主体结构、外墙、屋顶、地基及设备设施等都享有免费质量保修服务。在此期限内,购房人可以享受免费的维修和更换。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房子交付后,装修师傅发生了损坏,这就不属于房产商应当负责的范围,退回给买家是不合理的。但如果是由于建筑材料、设备等问题造成的损坏,却是房子质量问题导致的损失,在质保期内买家都可以找厂商负责维修。
2、开发商承诺的扩展质保期
除了法律规定的5年质保期外,开发商还可以承诺更长时间的质保期。在房屋销售合同中明确写明了质保期限并签字盖章的情况下,开发商就需要履行相应的质保责任。具体的质保期限会在合同中明确说明,一般可达到10年左右。
3、装修公司或施工方提供的质保期
对于新房装修后的住宅,装修公司或施工方也会提供自己的质保期。这个质保期可能短于法律规定的质保期,也可能相同或者更长。另外,装修公司或施工方的质保期也可能只覆盖他们进行的工作,不包括其他部位的维修。因此,买家在选择装修公司或施工方时,需要仔细了解他们的质保期限和具体保修范围。
4、房屋维修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在房屋质保期内,如果发现房屋存在质量问题,应及时向开发商报修,并保存好报修单据和通知书等证据文件。同时,在开发商进行维修时,也要确保监督其按合同履行维修责任。如果开发商不予处理或者处理不到位,则可以向相关部门或者消费维权组织投诉举报。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在质保期之外的房屋维修,一般需要自行承担费用。因此,在买房之前,应理性判断房屋的质量,并留意开发商的信誉度和售后服务质量,减少后续维修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