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奏意思和来源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5-02-01 08:01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5-02-01 08:21

古代的“敷奏”是一种重要的政务行为,指臣子向君主报告或陈述意见。这种行为通常与臣子的职责和君主的决策紧密相连。在《书·舜典》中,有这样的记载:“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这句话解释了臣子通过“敷奏”来陈述意见,并通过“明试”来验证臣子的能力,最终通过“车服以庸”来表彰功绩。

到了南朝梁代,任昉在为齐竟陵文宣王撰写行状时,也提到了“敷奏”的重要性,他说:“式是敷奏,百揆时序。”这里,“敷奏”不仅是一种陈述意见的方式,也是一种遵循原则,确保政务有序进行的方法。

在《水浒后传》中,也有“敷奏”的实例。第六回中,提到六贼因犯下重罪,被陈东通过“敷奏”向圣上陈述,最终得到圣上的批准,命令充军籍没,安置到蛮烟之地。这说明“敷奏”不仅限于日常政务,也可以用于处理重大事件。

综上所述,“敷奏”在古代是一种重要的政务行为,它不仅涉及臣子向君主报告意见,还与君主的决策密切相关。这种行为的目的是确保政务的公正和有序,同时也为臣子提供了一个展示能力和获得认可的机会。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敷奏”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意义——即通过陈述意见来影响决策——始终不变。这反映了古代政治体系中,君臣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方式。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