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5-01-07 15:5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4分钟前
当一个人自缢身亡,颈部特征会留下显著的八字形痕迹,这是由于悬空状态下,体重使绳索深深陷入舌骨和甲状软骨之间,颈部两侧压力较大,形成较深的绳索压痕。在后颈部,绳索痕迹几乎消失,形成所谓的"八字"。相比之下,被他人勒死的情况虽然也可见到相似的八字形,但绳痕通常不规则。法医学术语中,将这种颈部压痕称为"缢沟"或"索沟",其基本形态呈现马蹄形。
当单一绳索环绕颈部时,形成的索沟倾斜,底部较深,顶部呈现八字形状。即使是多道绳索造成的缢颈,最后一道绳索形成的索沟依然符合这种特点。这是因为体重的下坠力使绳套的弧形部分承受最大压力,位置最低,绳套向上方逐渐减压,靠近绳结处因提空而无压力。通常,索沟的道数与绳索绕颈圈数相同,但复杂情况可能导致不一致。如宽布带绕颈,会因折叠和扭转形成不均匀的索沟。绳索的性质、压力和受压时间影响索沟的宽度、深度和形态。
索沟的颜色和程度取决于绳索和皮肤损伤。粗绳索的压迫可能导致皮肤表皮剥落,形成浅褐色或深褐色的痕迹。快速缢吊的情况,索沟会呈现苍白色,随时间推移颜色加深。通常,索沟不伴随出血,即使血管破裂,也因绳索压迫阻止血液外溢。两道以上索沟的区域,皮肤会形成小嵴状隆起,并可能出现点状出血,位于索沟与溢血区域之间。
缢死(yìsǐ):俗称吊死。利用自身全部或部分的体重,使环绕颈项部的绳索或其他类似物压迫颈项部而引起的死亡称为缢死。缢死,属于绞刑的一种,人类历史各个时期统治者或权势者都用它来剥夺严重反抗、违法者的生命,显示威权。比起活埋、活剥、火焚、车裂、肢解等残酷折磨犯人身心的行刑方式来说,绞刑能很快致人死命,不会出现呻吟哭叫、皮开肉烂等恐怖、血腥场面,并保留完整尸体。因而,绞刑是绝大多数古代文明 民族常用极刑之一。由于绞刑操作方便,且经济易行,现在世界上仍有80多个国家将其定为合法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