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15小时前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13小时前
地震活动的时间轴分布具有起伏性和准周期性。活跃期和相对平静期交替出现,地震发生虽无严格周期性,但存在准周期性或重复性。如中国华北地区的大地震重复期约为300年,且在小时间尺度上也存在地震活动起伏性。
地震活动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不均匀性,某些地区地震活动水平较高,而另一些地区则相对微弱。过去发生强烈地震并有密集中小地震的地带称为地震带,全球共有5个大的地震带。在小空间尺度上,地震活动在大地震前常有密集中小地震形成环状或条带状,或交叉点附近发生较强地震。某些地带地震活动形成网络状分布,未来大地震可能发生在网络结点的空缺部位;另一些地带地震活动按一定方向迁移。
进入20世纪,全球地震活动发生变化,浅源地震和深源地震在50年代活动下降,20世纪下半期地震活动水平降低但仍有起伏。1976年是全球和中国地震活动高年。
一个地区经过地震活动频度相对较高时段以后,总是要经过地震活动频度相对较低、强度相对较弱的平静时期,这种地震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特点,被称为地震周期性(earthquake periodicity)。